绿春县骑马坝乡杯倮村,是祖国西南边陲中越边境线上的村寨,居住着哈尼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杯倮村以“党建引领+网格赋能”为抓手,组建由政治素质过硬的民警、群众口碑良好的村委会工作者、德高望重的村民等组成的“红色杯倮服务队”,这支队伍将“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红色信仰与促进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谱写了新时代边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党的声音浸润民族心田
“以前很多国家政策我们也不懂,也不知道要问谁去,现在好了,他们(服务队)经常来家里面宣传,国家政策懂得越来越多了。”腊苏格吗村民小组朱大爷笑着说道。红色杯倮服务队依托100平方米综合活动阵地,队员们按照网格化包保责任,化身为“宣传员”,以“哈尼语+汉语”双语模式,用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乡音土话”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和政策解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惠民举措、民族团结进步等,精准传递到边寨的每个角落、每位民族同胞心中,引导边境村寨各族同胞团结一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筑牢了“心向中央”的思想根基。


矛盾化解滋养团结沃土
“朱大爷、段大爷,您俩坐下来好好商量,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解决了”,这是服务队员耐心调解哈尼族和拉祜族村民邻里纠纷的生动一幕。作为“本土专家”,红色杯倮服务队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环节,凭借熟悉情况、通晓语言、群众信任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成功就地化解了多起涉及不同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实现“矛盾化解+民族团结”双赢,调解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互信,有效维护了边境村寨的和谐稳定,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共建家园凝聚民族情谊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仅是改善民生之举,更是服务队组织动员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增进感情的平台。“服务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打扫村子里的卫生,大家渐渐地主动参与进来,现在我们村变得越来越干净漂亮了。”杯倮村民小组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服务队充分发挥“战斗员”和组织动员优势,积极带领包括哈尼族和拉祜族同胞等在内的各民族群众投工投劳,共同投身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实现“幸福村寨”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直观体现,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最直观的体现。这不仅增强了边境群众作为边境幸福村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组织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12次,参与群众1600余人次,累计清运处理各类垃圾10余吨。


同心戍边筑牢安全防线
服务队将守边护边作为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通过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带领边民联合骑马坝边境派出所民辅警常态化开展巡边护边行动。在一次次并肩巡逻中,每一位边民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边疆安宁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已内化为连接边境各民族群众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截至目前,红色杯倮服务队已带领边民在边境线上巡逻52次,边境群众携手筑牢安全屏障、为国守边的意识越来越强。


这支活跃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红色服务队,是党的政策的“传声筒”、矛盾纠纷的“解压阀”、美丽乡村的“建设者”、边境安全的“守护者”,更是连接党心民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他们用真情与汗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在边境幸福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祖国西南边陲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