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春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千万工程”深度融合推动,以“万吨水泥进农村、百万资金进乡镇、千名干部进千村”为保障,开展“千村万户”大整治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入全省前10位,乡风文明实现大转变,共建共享意识不断铸牢,边境地区民族团结、宜居宜业、和美幸福农村蝶变新生成为最靓的风景。
实施“千村整治”,实现村貌“大变样”,构筑共事共业共有精神家园
通过实施以治污、治违、治脏、治乱、治差“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千村整治”工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实现绿春县乡村农房从底数不清、标准不明、布局无序、功能不齐的过去时,蝶变到底数清晰、建设规范、依法管理、盘活利用的现在时,安居、美居、宜居、乐居成为绿春农民的“标配”。绿春县803个自然村5.8万户实现了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向“洁净美”、生态环境,从“黑臭污”向“长久清”、群众观念从“要我干”向“主动干”的蝶变新生。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县共排查36466户农房,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建成州级绿美村庄66个、县级绿美村庄80个。如:大兴镇牛弄村76户人家改造提升注重全流程突出一纸蓝图、一个引领、一张网格“三个一”色彩,画出新时代美美与共、乡村振兴、和美宜居新图景,实现村寨欣欣向荣,人民团结共处。2023年,牛弄村实现旅游收入5万余元,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云南省20个优秀村庄规划典型案例》;平河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容村貌发生蝶变,拓展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实践。
实施“万户创美”,实现庭院“大整洁”,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庭院
实施以庭院美、堂屋美、卧室美、厨房美、户厕美“五美”行动,全面推进“万户创美”工程,推动农村家庭院落干净整洁,实现绿春县广大庭院整洁美,打造美美与共家庭。庭院内外整洁有序,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无垃圾污水;庭院地面平整清洁,生产生活用具、农用物资等摆放整齐;家禽家畜圈养,圈舍整洁卫生;栽种绿植、花草;打造“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美丽庭院”。全县改造提升农村卫生户厕28107座,卫生户厕普及率达65.24%,有效解决“小厕所、大民生”问题。如,大黑镇马鹿塘村常住农户140户,已创建庭院美127户,创建率达90.7%。增强了各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实施“人人示范”,实现乡风民俗“大转变”,营造习俗互重环境互嵌风气
通过实施以带头讲文明、促法治、懂政策、抓产业、提技能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实施“人人示范”带头工程,推动农村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实现乡村风俗大变样,打造民族风俗文化互嵌式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前的绿春县农村滥办酒席、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问题突出,通过宣传引导、大力倡导、文明劝导,群众观念从过去婚事大请、丧事大办的不良风气,蝶变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各民族间互帮互助的农村文明新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成为绿春县农村的“标签”。建成县、乡、村、组四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109个,全县文明实践形成“一盘棋”。成功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50个,创建占比64.10%,创建率(含培育村)达100%。灯马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大兴镇大寨村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滥办酒席的现象少了,人情开支少了,家里经济负担减轻了,一年能省下不少钱,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时间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