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早部署、早预测、早准备、早调度、早转移,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做到防灾减灾体系更完善、队伍更健全、保障更有力。

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强化对防汛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防汛工作机制,明确各领域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与叫应直达机制,严格执行镇、村、组三级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应急值守、紧急信息报送制度。同时,由科级干部对全镇辖区内13个地质灾害重点片区、中铁4个工区、4个搅拌站以及6段重点河道进行包保,全体干部职工挂包147户常态化转移农户,签订承诺书、结对卡、告知书等147份。储备救灾帐篷、折叠床、被子、迷彩服、雨衣、雨鞋等应急物资1400余件。协议救援装载机、挖掘机、摩托车、汽车共1189辆。成立党政军警民指挥中心,建强应急队伍,镇、村、驻镇企事业单位均成立“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共14支381人。2023年以来,召开防汛减灾救灾相关会议20余次,开展防汛减灾现场讨论1次,开展2023年绿春县防汛应急综合避险演练1次,开展防汛应急转移演练、消防安全演练、地震演练260余次,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扎实开展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工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七进”活动。采取赶集日发放宣传单、群众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整合各方力量深入村(社区)、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以群众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安全防灾救灾知识50余场次。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标语横幅、宣传展板等形式,开展各类宣传1000余次,切实形成“线上+线下”的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广大群众防汛意识和避险意识,引导群众做好应急准备。

抓实下沉队伍,履职尽责同奋战紧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值班、叫应、转移、封控、排险、灾情统计”六步防汛减灾意识。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原则,全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整合地质灾害监测员、民兵、消防等力量,对辖区隐患点进行排查。发挥基层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农村道路修复2500余人次。并在易发灾害和地质灾害风险点设置安全警示牌,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叫应500余次,道路交通保通100余次,设置封控点6处,开展封控45次,转移群众33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