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制定规划。成立交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深入重点贫困村进行细致调查了解、收集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绿春县交通规划,明确“村组公路硬化、完善安保工程、窄路面拓宽、经济产业路、危桥改造”等具体指标。着重解决制约绿春县交通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精准投放资金。按照交通建设规划,2017年分解下达第一、二批自然村通畅工程项目建设计划1000公里,资金计划7.2万元,针对当年脱贫的220个重点贫困村分步骤稳步实施,优质高效推进工作。此外,积极支持易地搬迁扶贫重点工作,将所在安置点进场道路硬化纳入自然村通畅项目予以实施,并以严标准开展建设。
三是精准把控质量。确保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严把资质审查关,公路建设全程置于阳光下操作,安排质检人员全程参与,包乡镇、定村定线路,分片驻点指导督促项目建设,会同项目业主、监理单位,从施工组织、料场选定、路基整修、材料配合比、试验段控制等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检查、指导、把关,对检测发现存在质量缺陷问题的,坚决要求拆除返工,复查达标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截至目前,全县92个建制村(含社区)公路实现通畅率100%;808个自然村(含居民小组)中,除平河镇折东村委会岩老村民小组、骑马坝乡哈育村委会丫口村民小组和半坡乡哈的村委会刮风村民小组,因处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未能开通公路外,其余805个自然村(含居民小组)已实现通达,通达率为99%。公路里程达4323.33公里,其中省道4条349.99公里,县道30条884.09公里,乡道104条944.45公里,自然村公路787条2144.79公里。已纳入养护公路里程为2110.57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