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一是重教育、提素质。深入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推进县高级中学建设,启动实施新区幼儿园、思源学校PPP项目,教育发展更加均衡,进一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县人均教育年限从2016年的7.65年增加到2017年的8.34年。二是孵能人、带脱贫。投资2000多万元,巩固提升各乡镇干部教育实训基地,不断拓展“强组织、建基地、育能人、扶大户、带农户”的党建扶贫新内涵。2017年依托实训基地开展培训75期3615人次,孵化“明白人、带头人”281名,“传帮带”12441名建档立卡贫困党员群众创业增收2387万元。同时,积极整合扶贫、人社、农科等培训资源,开展贫困劳动力“人人有技能”培训127期9441人次,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1-2门产业发展技术。三是感党恩、增动力。围绕“革除陋习促脱贫”目标,积极开展“诚信、自强、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纵深推进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爱生活、爱劳动“五爱教育”,制定村规民约,着力革除宴请过多、吃喝成风、好吃懒做等生活陋习,促进乡风文明。2017年,全年累计开展脱贫政策业务培训390期8689人次、刊发手机报19期200余篇;累计整治农村宴请418件,为群众减少生活性支出33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