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65100-916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7-13
-
时效性有效
齐心聚力、奋力新征程——绿春县召开2023年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23年7月11日,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行政中心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猛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晓忠同志,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赵国辉同志,县委常委、副县长黄伯运同志出席会议,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共26人。
会议听取了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共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措施;学习了《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章程(试行)》《关于调整充实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送审稿)》和《关于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人事任命有关事项的请示》。
会议指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是深化综合医改、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卫生跨越式发展、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县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单位,应积极探索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新体制、新机制,要高标准打造管理共同体,理顺组织管理、完善人事管理、强化质量监管,加强信息建设,推进分级诊疗,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化、同质化,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共同实现医疗技术水平、医疗管理水平双提升,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会议强调,一要建好医保对接机制。要建立医共体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对通过基层转诊到牵头医院的患者要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特殊待遇,进一步强化对基层首诊的政策导向。要重点畅通慢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道,解决好“转得上去、转不下来”的问题。鼓励牵头医院在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康复床位,对向下转诊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二要建好药品对接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因功能定位和基本药物目录的制约,配备使用的药品品种数量与牵头医院存在很大差距,成为患者向下转诊的主要障碍之一。要统一明确医共体内部用药范围,总医院要为成员单位统一采购总医院药品采购平台上的药品,保证下转患者用药的连续性。三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既要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利、平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又要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是处理好医疗、医药、医保的关系。要进一步增强医疗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联动性和协调性,放大政策叠加效应,释放出更多红利,实现更大健康效益。三是处理好医院、医生、患者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运营效率,把公立医院变成公益医院。医生要尽好服务人民健康的职责,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服务水平,带着感情服务,把患者当成亲人,让人民群众少一份埋怨,多一分满意。要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和合理待遇,严厉打击伤医犯罪,让医务人员事业有前景、工作有奔头,能安心舒心地工作。四要落实好六项任务。一是推进分级诊疗,实行转诊转院制度;二是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医共体成员单位数字信息共享平台;四是探索多点执业,建立业务指导协助机制;五是完善医保支付,强化医保基金对医疗行为的杠杆作用;六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疗团队建设等六项任务。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性,站在全县“一盘棋”高度,主动担当,大胆实践,加快推进体系重构和机制重建,主动担起涉及领域的相关工作,各尽其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抓好医共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