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医疗卫生
  • 索引号
    20240913-165057-219
  • 发布机构
    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6-14
  • 时效性
    有效

“组团式”医疗帮扶助力绿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补短板出实效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高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障,绿春县依托沪滇合作、省管县用、南北交流“组团式”医疗帮扶,坚持“四个聚焦”,围绕“三个实现”,突出“三个深化”,填补了我县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县域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四个聚焦”,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一是聚焦弱项补短板。针对县域医疗底子薄、技术力量弱、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列出帮扶需求清单,以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医院管理、儿科、麻醉科和妇科建设,创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是聚焦培训提能力:针对医疗卫生人才业务短板,注重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利用帮扶专家团队资源优势,强化在职人员能力提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讲座10次,业务培训66余次,教学查房300余次、手术示教260台次;三是聚焦空白抓学科。针对学科建设领域短板弱项,充分发挥帮扶团队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强医疗协作,创建重症医、老年医等4个省级重点专科。四是聚焦人才抓培养:创新实施绿春“明日之星”人才工程,确定14位高年资医疗专家,采取一带一或一带二的方式带教20名年轻医师,通过一年的“师带徒”培养,为医院培养学科骨干人才。采取公开竞聘、民主测评的方式遴选出19名政治素质过硬、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医疗人才,任用到中层管理岗位,为医院后续发展储备管理人才。

围绕“三个实现”,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实现技术提升。通过“组团式”帮扶专家实施分科包干模式,开展传帮带工作,创建了PCCM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填补了呼吸内镜检查技术空白,创立“沪滇呼吸重症沙龙”品牌平台,构建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拓展互联网+医疗模式;开设疼痛门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疼痛患者。二是实现服务提质。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牵头联合三猛乡卫生院党支部开展“为民办实事,送医暖人心”活动,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线。三是实现患者满意。自帮扶以来,累计开展门急诊诊疗9000余人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80次,成功开展风险系数高、技术难度较大的四级手术13台,四级手术的开展标志着绿春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在稳步提高,“患者不动专家动,足不出县治大病”的惠民举措得到有效践行,使得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突出“四个深化”,优化帮扶机制。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请上海专家到绿春开展义诊、传经送宝。另一方面,分批次选送医疗机构管理干部、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到上海“拜师学艺”。2022年选送上海市长宁区学习16人,2023年到现在为止选13人,后续还将继续派出人员到上海学习,三年内计划派出90人次到上海长宁区学习;二是深化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建立两地医疗机构党支部联建机制,丰富帮扶内涵,形成联动合力。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在在当地疫情防控形式十分严峻的额情况下,心系绿春人民安康,捐赠价值45万元的医疗设备给半坡乡卫生院、捐赠价值10万元的防疫物资支援绿春疫情防控;2023年捐赠30万元的医疗设备给平河镇中心卫生院、20万元的医疗设备给骑马坝乡卫生院;对口帮扶专家一行参与到挂联点戈奎乡开展“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捐赠雪地靴200双,同心协力促乡村振兴。三是深化服务保障机制。加大援绿医疗专家人才评先评优、后勤保障等激励措施,为定点帮扶专家医疗人才提供良好生活保障。四是深化义诊服务行动。2023年3月23日由上海市卫健委从各三甲医院精心选派27名专家到绿春县开展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阵容强大,27名专家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9家医院。当天为242名患者进行了检查,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三级的医疗服务,同时为5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传染病防止和用眼健康》科普知识讲座。2023年3月30日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到大黑山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对口援建工作,虽然医生与患者言语不通,但在大黑山卫生院医务人员一对一的翻译下义诊工作尽然有序,特别是中医药诊疗服务得到了当地老板姓的称赞,王大妈长期头痛只一次针灸理疗就得到改善。同时“手把手”进行教学,让当地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上海医生的技术。

“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的开展,创新实施了多项医院管理方面工作,取得很好的工作成效。一是专科建设更具特色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妇科微创诊疗中心、中医、皮肤和感染、儿科等5个科室特色专科建设成效显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3月接受国家胸痛中心对我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验收工作,历时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验收通过。二是人才培养更具创新性。创新实施绿春“明日之星”人才工程,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实行同工同酬、薪资留才,创新中层干部竞聘机制,回引一批已经离岗或准备离岗的医务人员回岗上班。三是传帮带机制有效建立,创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填补呼吸内镜检查空白,建立“沪滇呼吸重症沙龙”品牌平台,构建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拓展互联网+医疗模式;开设疼痛门诊,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患者。

绿春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