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63354-103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12-07
-
时效性有效
云南绿春:“组团式”医疗帮扶筑牢边疆群众“新医靠”
上海市长宁区“组团式”医疗队进驻绿春后,队长徐雪亮担任绿春县人民医院院长,精心排查医院门诊就诊环境、诊室布局、员工管理等问题短板,创新“三三三”工作法,加强改革医院内部管理,带领全院员工打造群众满意的医院。
“三把火”凝聚医院发展合力。一是改造有温度的诊疗环境。对医院所有候诊区域、住院楼等进行灯线改造,实施“明亮工程”,“组团式”医疗团队的到来点亮了绿春医疗之灯。全面改善医院设施,候诊椅全部检修并按照规格整齐摆放;调整诊室布局,将“妈妈小屋”放在儿科门诊旁,方便患者使用;对门诊区域脱落、发霉的墙面进行粉刷,打造人性化的候诊区域。二是规范着装树立医院形象。推行全院各类医务人员着装规范,制作胸卡,将端庄稳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礼貌得体的言语展现给每一位患者,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内涵素养,树立医院新形象。三是提升专家门诊服务效能。针对全院仅开设1间专家门诊诊室、群众不习惯看专家门诊、服务效能差等短板,采取压缩行政科室用房,在一个独立区域开设5间专家门诊诊室,动员全院高年资医师开设专家门诊、固定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并陆续出台专家门诊专项奖励方案,提供专家医患沟通手机号,印制专家名片等一系列后续激励措施,目前专家门诊初步形成规模。
“三个维度”增强学科建设动力。一是添设品牌呼吸科。医院添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由“组团式”医疗人才胡峰担任主任,以呼吸与危重症专科(PCCM)规范化建设国家评审为抓手,以充实稳定专科人员为基础,做强感染危重症与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为内核的工作思路。独立设置专科病房、呼吸重症抢救室(RICU)、气管镜室、呼吸睡眠监测室、肺功能室、门诊综合诊疗室。科室成为边境县首家“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优秀单位”,打响了绿春呼吸科的品牌。二是实施分科建设。医院因人员问题皮肤科和感染科合并统一管理,但两个科室属不同专业范畴,长期合并管理弊大于利。2022年10月底调整门诊用房,单独装修开设皮肤科。感染科提拔1名科主任,补充2名医生确保业务运转,在新冠疫情期间承担了防控和救治工作。医院检验科和病理科也是合并管理的科室,依托省肿瘤医院援建专家资源培养绿春病理科医生,在时机成熟时果断进行了分科。“组团式”医疗队按照学科诊疗范围进行诊疗技术划分,在门诊划出一个独立区域开设中医门诊和中医门诊治疗室。
“三项行动”激发医院发展活力。一是开启“明日之星”行动。由“组团式”医疗团队专家带动当地专家,共同承担“明日之星”带教导师。动员院内青年医师积极报名“明日之星”培养对象,通过“打擂台”择优选取,并提供培养经费、跟踪培养,部分医师已培养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组团式”医疗团队成员张文璎、何冬平、于祥胜等分别担任医院业务科室(中心)主任,积极发挥上海先进医疗技术作用,在妇科、儿科、麻醉科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性成效。二是实施中层干部竞聘行动。医院开展部分中层干部岗位竞聘,经过公开竞聘,新聘任3名职能科长、2名科主任和2名护士长。三是开展“谈心谈话”行动。关心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坚持谈心谈话制,推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组团式”医疗团队以推动绩效改革为抓手,提倡多劳多得、有劳有得,逐步提高非在编人员待遇,切实稳定医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