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cxhnttglj/2024-00001
-
发布机构绿春县哈尼梯田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12-18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哈尼梯田管理局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答复
陆建辉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绿春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擦亮梯田底色 唱响文旅之歌的建议》的第13号重点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腊姑梯田、桐株梯田为红河哈尼梯田“四域十片区二十万亩”保护范围的两个片区,2023年规划修编后,保护区拥有梯田面积33238.55亩(其中,桐株片区21498.94亩,腊姑片区11739.61亩),涉及3个乡镇13个村社128个村(居)民小组8755户44451人,是“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
你们提出的“多措并举防止梯田‘旱化’、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切实改善梯田片区村庄环境卫生、健全交通为主的梯田文旅服务功能、实施重点片区文旅综合开发工程以及加大梯田系列产品挖掘开发力度”切合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永续留存,对加强推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解决当下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已采纳并认真研究和讨论分析、制定办理方案、深入实地调研、扎实推动办理。
一、提案办理工作主要做法
结合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实际情况,县哈尼梯田管理局协同县林业、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及州级有关部门汇报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争取给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得到州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24年县哈尼梯田管理局结合三猛乡腊姑、桐株梯田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向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争取申报“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资金1008万元,围绕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生态保护及绿色产业示范等方面谋划项目。
(一)多措并举防止梯田“旱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梯田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哈尼梯田保护区支持实施“梯田修复、沟渠维护、水源林建设、生态修复、粮食运输”等项目建设,减少梯田弃耕、抛荒或改种其他作物的现象,加强梯田保护法制宣传,实现哈尼梯田得到有效保护。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833万元:实施完成桐株片区(倮德)沟渠修复工作,涉及5条损毁沟渠共2.6公里,涉及144户570人;实施完成桐株片区灌溉沟渠修复2条共6公里,涉及鲁班大沟、依上水沟涉及农户309户1455人,灌溉面积1450亩;实施完成腊姑片区沟渠修复1条500米,涉及农户156户778人,灌溉面积185亩;协同县农科局桐株、腊姑片区沟渠抢修1459米,受益灌溉面积达3886亩,农户341户1558人;配合广州市旷宇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桐株、腊姑片区哈尼梯田开展资源调查。
(二)开启保护与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桐株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腊姑哈尼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优势,谋划实施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梯田文创产品研发展示中心、梯田生态民宿茶庄、梯田保护生态修复、农耕文化展览厅、梯田摄影之家,梯田观景小道等项目建设,统筹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村容村貌改观,积极引导三猛梯田景区内条件成熟的村寨,先行示范发展民宿、特色旅游村、梯田帐篷露营等,打造“一宿一品”特色三猛梯田民宿品牌。我局积极配合县文旅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做好桐株村欧头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实施道路硬化、民族特色风貌改造、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三)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深耕“稻渔鸭”综合种养产业,推广“稻+N”等错季循环发展产业模式,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提升哈尼梯田农产品品牌公信力和溢价能力。实施推广“梯田轻轨”、“微耕机”运用,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着力解决梯田耕作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年内,我局协同国家科技特派团、县农科局在桐株、腊姑片区实验种植云籼650品种40亩水稻。
(四)加大宣传巡查力,弘扬文化传承。严格实行“一周一巡查、一月一整治、一年一填报”巡查与监测制度,按照哈尼梯田保护法律条规各项规定,严格审批哈尼梯田保护区各项建设工程项目。持续挖掘“昂玛突”“开秧节”“矻扎扎”“丰收节”“新米节”“十月年”和“长街古宴”等民族节日,鼓励民间按照传统习俗开展民俗活动,着力推出民族歌舞、长街古宴、民族节庆等民俗文化,全力打造梯田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已累计巡查80余次,发现灌溉沟渠损毁问题8个,解决8个;县局下派股室负责人对桐株、腊姑两个站点日常监测工作技术累计指导6次;协同县林草、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对非法乱建乱采滥挖行为累计制止1次,保护区内疑似图斑问题核查整改3起;开展梯田监测人员业务培训1次,多种形式宣传《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五)部门联动,强抓保护。一是开展哈尼梯田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哈尼梯田保护区推广低成本、易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谋划《绿春县三猛乡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桐珠片区周边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涉及哈尼梯田桐珠片区周边15个村庄,项目实施有利于哈尼梯田桐珠片区生态环境改善。二是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肥等资源,防止哈尼梯田板结、旱化。三是做好哈尼梯田保护区森林和水源点的保护和恢复,推进绿色水库建设,明确林区保护界限,降低林区附近水生态破坏力度,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恢复并进一步保护梯田区水源地、水源林。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把贯彻落实《十条措施》作为突破口,持续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与县级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加强哈尼梯田保护。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系统推进梯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严格落实《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3”部法规。
(一)实施一批“水改旱”梯田修复项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竭尽全力守住绿春保护区 3.32万亩梯田底线。根据桐株、腊姑两个片区实际情况,实施1377亩“水改旱”梯田修复工作,计划推进:通过采取“政府修复梯田所需灌溉沟渠+政府补贴购置微耕机农具+鼓励农户自行出工实施具体水田恢复工作+政府提供指导优质红米种植技术+政府帮助销售梯田红米”等方式,试点推进腊姑、桐株两片区共600亩“水改旱”梯田恢复和生产工作,概算投入资金90万元。
(二)实施一批生产道路修建项目。在不改变田间道路原有自然肌理,不扩建、不新建、不破坏景观元素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利用传统石材、土质、技艺等修缮田间原有的农耕生产道路,因地制宜推进沟路一体建设,计划推进:建设腊姑片区(灯马下方)“沟路一体”1.5公里改造提升项目,概算投入资金60万元。
(三)实施一批灌溉沟渠修缮项目。摸清沟渠现状和底数,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遵循生态、景观的原理,系统修缮灌溉沟渠,计划推进:建设腊姑片区黄连山大沟往咪里七方向的“牛六六洪欧干”沟渠和桐株片区欧头村下方梯田灌溉引水等2条2.2公里沟渠项目,概算投入资金35.2万元。
(四)实施一批梯田产业发展项目。立足哈尼梯田优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施鳝鱼、泥鳅、浃湫、麻鸭等“稻+N”梯田产业发展建设项目,计划推进:发展腊姑片区灯马下方10亩梯田鳝鱼养殖项目和桐株片区20000只梯田麻鸭养殖等2个示范项目,有效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两项概算投入资金56万元。
(五)实施一批机械耕种运输项目。在不破坏梯田、不占用梯田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全县保护区3个乡镇13个村社继续建设单轨运输、小型机耕生产等,计划推进:巴德、老边、牛巩3个村委会4公里单轨运输项目建设工作和全县哈尼梯田保护区100台微耕机推广工作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着力解决梯田耕作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两项概算投入资金40万元。
感谢你们对哈尼梯田管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履职尽责,协同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着力推动哈尼梯田高质量发展。
绿春县哈尼梯田管理局
2024年9月4日
(联系人:李衣四,联系电话:1848715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