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1628
-
发布机构县住建局
-
文号绿建函〔2018〕18号
-
发布日期2018-09-30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县人大代表建议第42号的答复
杨继福等代表:
你们在绿春县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人居环境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建议》的第42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对村民卫生知识的普及,逐步提升村民的卫生意识
根据《红河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的通知》(红人居组办〔2018〕12号)精神,由县委宣传部制定了《绿春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宣传。一是深入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等领导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重要会议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绿春县的特色和亮点和取得的成效。对工作不力,造成城乡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进行适度曝光。二是以乡镇、村为宣传重点,以县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制作并规范一批宣传标语口号,通过张贴标语口号、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栏、宣传板、橱窗、户外广告牌、墙体广告以及各种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三是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群众可以对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采取手机“随手拍”的形式向媒体平台进行举报,提供新闻爆料线索,新闻媒体跟进追踪报道,对脏乱差问题严重、整治工作不力的乡镇和单位进行适度曝光,实施新闻舆论监督。
二、统一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美丽村庄中国梦
(一)坚持规划引领。一是高位统筹,立足长远,重点对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编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制定了《绿春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绿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等文件;二是建立村庄土地专管员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土地专管员职责,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机制,逐步消除村庄不合理建房行为。
(二)加快农村“七改”。改路:2018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为643公里,计划投资5.46亿元,目前,已实施完成205公里,投入资金1.7亿元。改房:2018年全县C D级危房存量11714户(原存量11181户,7月份新鉴定增加533户),其中C级4036户、D级7678户,2018年计划改造10589户(州级下达4类重点任务7615户,县级自筹资金下达非4类重点2974户),占危房存量的90.40%;按照“整体推进、分批验收”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激励措施,加强施工力量组织调度,抢抓黄金施工期,全力以赴加快进度。目前,目前已开工6031户,开工率为57%;竣工4554户(其中,加固改造1366户,拆除重建3188户),竣工率为43%,计划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竣工入住;2019年计划改造危房户1125户(其中:4类重点592户,非4类重点533户),力争2019年6月底前实现全面清零。改水:完成投资85万元,共建设蓄水池3处,解决了17618人村镇人口饮水问题,村庄集中供水率达到85%。改电:完成投资508万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4.44千米,安装配变容量3345千伏安,配变台数17台,建设低压线路20千米。安装“一户一表”297户,完成年度任务的40%。改圈:累计完成畜禽养殖圈舍改造3301户,完成人畜分离1380户,人畜分离饲养率24.2﹪。完成人畜分离集中圈养1921户,人畜分离集中饲养率18.35﹪。建干粪储存池1535m3,污水处理池1390m3,化尸池434m3,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率38.34﹪。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6.21﹪。改厕:集镇区建设水冲公厕25座,实现粪污治理13座,旱厕30座,实现粪污治理12座。行政村建设水冲公厕16座,实现粪污治理5座,旱厕166座,实现粪污治理5座。截至目前,各乡镇建成集镇区公厕55座,81个行政村建成1座以上水冲公厕182座,乡镇公厕覆盖率100%,村庄公厕覆盖率92%。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方案。改灶:大力提倡以电代柴、以气代柴的能源使用转换,完成节能成品灶或炉灶改造700户。
三、突出重点,多方协调资金来源,为建设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资金
一是积极协调绿春县2018年脱贫攻坚农村人畜饮水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100万元,实施一乡镇一供水处理设施工程,目前,已投入560万元,正在实施平河镇、三猛乡、大水沟乡、大黑山镇、骑马坝乡、半坡乡6个集镇供水水厂工程项目建设,牛孔镇、戈奎乡两个乡镇供水水厂工程正在编制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开工。
二是我县规划编制了《绿春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我县申请由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农发行申请贷款4038万元。第一、二批绿春县1380万元的贷款已到位,并于2017年10月已将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全部分配到各乡镇,其中:大兴镇公厕建设20万元,垃圾设施20万元;戈奎乡公厕30万元,垃圾设施30万元;三猛乡垃圾设施50万元,公厕30万元;平河镇公厕35万元;骑马坝公厕30万元,垃圾设施30万元;牛孔镇公厕35万元;大水沟乡公厕30万元;大黑山镇公厕建设30万元,污水处理厂200万元,半坡乡公厕30万元,垃圾设施30万元。目前,已建设完成并报批的乡镇项目有:牛孔镇公厕建设35万元,大黑山公厕建设29.8094万元,大黑山污水处理厂按建设施工进度已经审报150万元。正在审核报批资金材料的有戈奎乡公厕建设30万元和垃圾设施建设30万元,平河镇公厕建设35万元。
三是我县正在建设戈奎乡保洁员、公厕、垃圾池等脱贫攻坚项目库,共投入资金30187.7万元。
四、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探索城市管理长效化机制。制定出台了《绿春县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包保工作责任制》,坚持每周五部门包干区域卫生责任清扫制。推行政府购买保洁服务,引进了蒙自安安物业公司负责县城主要干道卫生清洁。制定出台了《绿春县城市管理补充规定》,不断加强和规范城区管理。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开展日常巡逻执法,并采购安装信息管理平台,对执法大队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定位监控。制定了《绿春县城市综合执法人员薪资及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探索建立机制,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二是推行小区化管理。按照垃圾产生量,对小区内小卖部、私营公司、大型超市和政府单位进行分类收费,聘请专人负责清扫保洁,所收资金完全用于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处理和环卫设备设施维护维修。资金监管及使用由社区选派专人负责,每半年向居民公示一次收支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探索村民自治。组建“一村一支保洁队伍”,由县级下文件建议收费标准,各村根据村庄大小由村民自行确定标准,所收费用主要用于支付各村保洁人员工资,由保洁人员负责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等。在平河镇能龙村探索“村民包清组长包运”模式——村民自筹购买垃圾清运车辆交由组长日常使用,每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不参加者缴纳罚款,组长负责定期清运垃圾和承担日常加油、维修管理费用,成功探索出了农村卫生保洁新模式。四是制定考核指标。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绿春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县对乡(镇)考核办法》,采取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进行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年终考核优秀的乡镇给予奖励,对考核末尾的乡镇给予惩罚,营造相互竞争、相互比拼、共同提升的氛围。
感谢你们对我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绿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