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628
  • 发布机构
    县农科局
  • 文号
    绿农科发〔2019〕135号
  • 发布日期
    2019-12-18
  • 时效性
    有效

关于对政协绿春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李就华等委员: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绿春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茶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的建议》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产业扶贫,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茶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步伐。

一、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方面

(一)开展有机产品转化认证。目前有4家茶叶企业(彤瑞茶业有限公司、牛巩茶叶专业合作社、绿鑫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玛玉茶厂)获得有机产品转化认证证书,认证面积2700亩,认证产量310吨;有1家茶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迅来茶业有限公司),有6家茶叶企业正在申报转化认证(俄马茶叶专业合作社、老白寨茶厂、大水沟生态茶厂、大阿巴鲁沙茶叶专业合作社、大水沟陈普山茶叶收购门市、骑马坝双财茶厂),苏丫茶厂、彤瑞茶叶有限公司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场地环境评价。有机产品转化认证的茶叶企业不断增加。

(二)抓好品牌打造。组织彤瑞茶业有限公司、玛玉茶厂、绿鑫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三大本土茶叶企业的产品参展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2019年9月5--9日),其中彤瑞茶业有限公司的彤瑞牌、绿春白茶、彤瑞牌白茶、彤瑞牌红茶, 绿鑫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玛玉牌民族系列绿茶、玛玉牌民族系列红茶, 玛玉茶厂的玛玉古王牌烘青绿茶等,三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推选为本届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同时,向省外农业博览会积极参展推介我县茶叶产品。目前全县有效注册茶叶商标22个,其中绿鑫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玛玉”和大水沟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连山”2个商标先后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研发了玛玉茶、哈尼秀峰、哈尼龙井茶、兴蚁、玛玉古王、玛玉银针、胶股兰保健茶、绿春绿茶、黄连山云雾茶、普洱茶等10余个茶叶系列品牌,产品远销广西、浙江、山东、上海、北京及法国、韩国等国内外市场。“绿春绿茶”、“ 七子饼”生茶、“哈尼秀峰”、“哈尼龙井”等4个茶叶品牌相继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三)扶持茶叶加工厂建设。结合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加大茶叶加工能力、加工技术提升力度,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村委会建设茶叶加工厂,2019年已扶持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14个,扶持资金1555万元,其中:牛孔镇4个550万元,三猛乡4个550万元,大水沟乡3个170万元,平河镇1个100万元,大黑山镇1个35万元,骑马坝乡1个150万元。

(四)实施茶园提质增效。一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组对茶园深翻、茶树修理、茶园施肥等茶园改造技术进行深入培训,2019年共培训76期4200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户对茶园的管护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提升了产量和品质。二是扶持奖补,对茶叶提质增效每亩奖补300元,2019年全县实施茶叶提质增效59865.64亩,奖补资金1795.96万元,受益农户11606户50609人。同时,实施茶叶鲜叶销售奖补,农户向茶叶加工厂销售鲜叶,一级鲜叶每公斤奖补1.5元,二级鲜叶每公斤奖补1元,共奖补销售鲜叶1367.9065吨,资金184.13万元,受益1364户,涉及10 个茶叶加工厂。

二、橡胶产业提质增效方面

2019年全县实施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奖补项目,每亩奖补300元,共实施2.9758万亩,奖补资金892.74万元,受益2693户12264人。同时,加快绿春同鑫橡胶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目前已竣工,预计年底投入运营,投产后年生产15000吨标准颗粒胶,将极大缓解县内橡胶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全县橡胶加工企业也增加到3个。

通过实施茶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加快了全县茶叶、橡胶产业发展步伐,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虽然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持续努力,茶叶、橡胶两大产业必将打造成为支撑全县广大群众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

衷心感谢你们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绿春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19年9

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