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1628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大办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10-17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人大办部门决算公示
一、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能,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对“一府两院”行使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1、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常委会议,听取“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报告汇报;
2、组织州、县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议题调查、调研;
3、组织州、县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视察;
4、进行执法检查、工作检查;
5、专题调查;
6、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实施个案监督;
7、组织代表培训。
2.机构情况,单位机构数1个,行政编制人数23人(其中:公务员编制17人,工勤人员编制6人),车辆编制7辆,年末实有6辆。
3.人员情况,上年末人数39人,年末在职实有人数38人(行政人员32人、工勤人员6人),变动原因:2016年4月调外县1人,2016年12月由老干部局调入1人,2016年9月在职转退休1人;退休人员16人(含离休人员2人)、遗属4人、临时工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县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多形式开展国家宪法学习宣专活动,督促各执法和司法机关以法律的权威性震慑违法,针对性安排代表到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建设、看守所进行检查调研,进一步加大了我县执法检查的力度,增强执法检查的权威性,在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制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2、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审查监督,切实加强对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依法审议关于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执行,预算调整等专项工作报告并及时吸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审议意见,充分反映民意确保落实到位,共同推进绿春发展。
3、狠抓科学决策、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修订并严格执行《绿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着眼解决影响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强烈的、落实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依法任免,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并对政府组成部门进行工作评议,推进“一府两院”有关领导适时向常委会述职或报告工作。
4、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进一步密切与代表联系,扩大基层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面,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机制,保障代表的意见得到充分发表。组织代表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代表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开展代表视察、调研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实行代表建议由县政府分管领导领办,相关部门领导具体落实和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工委督办的工作机制,加强了代表建议的办理和跟踪督办。圆满完成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167名县人大代表。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单位财政预算收入为5457021.12元,财政预算支出为5457021.12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069467. 84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569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230653.2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1%,年度执行中预算调整收支为11000000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性增资,津贴补贴的发放,以及绿春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工作的开展对年初收支预算进行了调整。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总收入10615299.34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0.15%,总支出10263119.8元(其中:2015年基本支出结转结余支出296971.24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4.79%,收支增加原因主要是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政策性增资、正常调资、津贴补贴以解决民生工作力度经费投入大以及绿春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工作的开展造成总收支比上年有所增加。
2016年项目支出16000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4.18%,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大事务费项目款于年底才予以拨付造成经费未能支付。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16年单位财政预算收入为5457021.12元,财政实际安排拨款10615299.34元,其中:2010101款收入7359789.74元,2010102款收入789000元(含项目经费419000元),2010107款收入34400元,2010199款收入123000元,2080501款1202109.6元,比预算收入增加94.5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政策性增资正常调资、津贴补贴以解决民生工作力度经费投入大以及绿春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工作的开展所致。
2016年单位财政预算支出5457021.12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069467. 84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569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230653.28元),实际支出10263119.8元,其中:2010101款支出7325760.82元,2010102款支出360849.38元(含项目经费支出160000元),2010107款支出34400元,2010199款支出134000元,2080501款支出1202109.6 元,比预算支出增加88.07%,支出增加原因主要为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政策性增资、正常调资、津贴补贴以解决民生工作力度经费投入大以及绿春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工作的开展所致。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收入结构分析
2010101款行政运行收入7359789.74元占拨款收入的69.33%,2010102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收入789000元(含项目经费419000元)占拨款收入的7.44%,2010107款人大代表履行能力提升收入34400元占拨款收入的0.32%,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支出)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收入1230000元占总收入的11.59%, 2080501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收入1202109.6元占总收入11.32%。
(2)支出结构分析
2010101款行政运行支出7325760.82元(含结转结余支出56093.43元)占拨款支出的71.37%,2010102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360849.38 元(含项目经费支出160000元)占拨款支出的3.51%,2010107款人大代表履行能力提升支出34400元占拨款支出的0.34%,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支出1340000元占总支出的13.06%, 2080501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1202109.6元占总支出11.71%。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6年度没有因公出国费用发生,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支出173085.79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17%,减少原因主要是公务用车改革加大了车辆运行维护的管理。会议费支出69194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38%,增加原因主要是全县基层人大座谈会议、全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会议、全州人大系统运动会的召开增加会议支出,接待费支出57119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75%,减少原因主要是单位严格执行接待管理制度控制接待费支出。
(2)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日常公用经费4561716.86元,比上年增加104.62%;主要原因是全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工作的开展和解决单位帮扶平河咪霞村委会及其他贫困村委会补助款及钢筋、水泥支出所致。
(3)无重点经济分类支出问题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1)财政拨款收入分析:2010101款行政运行收入7359789.74元占拨款收入的69.33%,2010102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收入789000元(含项目经费419000元)占拨款收入的7.44%,2010107款人大代表履行能力提升收入34400元占拨款收入的0.32%,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支出)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收入1230000元占总收入的11.59%, 2080501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收入1202109.6元占总收入11.32%。
(2)财政拨款支出分析:2010101款行政运行支出7325760.82元(含结转结余支出56093.43元)占拨款支出的71.37%,2010102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360849.38 元(含项目经费支出160000元)占拨款支出的3.51%,2010107款人大代表履行能力提升支出34400元占拨款支出的0.34%,2010199款其他人大事务支出1340000元占总支出的13.06%, 2080501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1202109.6元占总支出11.71%。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2016年年末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结转结余390150 .78元,其中:2010101款行政运行结转结余90122.35元,占结转结余的23.09%;2010102款结转结余资金300028.43元,占结余数的76.91%。2016年年末项目支出结转结余2010102款绿财行专指[2016]315号,年初预算安排人大事务费259000元。结转结余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款项拨款时间为2016年12月底,不能做好支出计划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2016年预算执行中未存在问题。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年末负债和净资产总计:3,477,660.51元,比去年同期相比无增减。固定资产原值为2,594,787.67元,银行存款798147.07元,财政应返还额度269150.78元。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年末无负债情况。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决算组织、编报、审核等按相关要求填报。
(二)本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上报公开。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无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无建议。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规则规定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附件【绿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