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财政预决算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628
  • 发布机构
    绿春县政府办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1-26
  • 时效性
    有效

绿春县2018年政府预算公开

目 录

一、财政预算报告(关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附件)

三、绿春县2018年政府预算公开表(附件)

四、绿春县本级2018年三公经费情况说明(附件)

五、关于2018年绿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说明(附件)

六、关于2018年绿春县举借债务情况说明(附件)

七、关于2018年绿春县转移支付情况说明(附件)

各位代表:

现将绿春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绿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县财税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执行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全力服务绿春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完成年度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附表一、二)

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28,944万元,为调整预算数29,000万元的99.81%,比上年决算数27,733万元增长4.37%,增收1,211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50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 %,比上年决算数20,101万元增长7%,增收1,40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133万元,同比下降30.87%,减收2,292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3.87%。税收减收原因:一是受“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作为我县主导税种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上划比例、纳税范围、税率等调整,导致大幅减收;二是绿春供电有限公司,受购电环节的改变,影响税收增收;三是年初编制预算时预计年内可开工建设的路俄水库、勐曼河二三级电站等大项目未能预期开工建设;四是由于特色园区项目土地手续尚未办理、规洞河坝土地收储等无法按预期征收,导致耕地占用税大幅度减收。非税收入完成16,375万元,同比增长29.18%,增收3,699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6.13%,增收原因主要:一是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5〕82号),对县人民医院医疗事业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非税收入呈现大幅增收;二是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口帮扶企业的大力扶持帮助和捐赠,捐赠收入实现大幅增收;三是由于公车改革政策的落实,大量拍卖公务用车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实现增收。

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07,712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5.5%,同比增长0.27%,增支567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未能完成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上级补助收入未能按年初预算数到位,比年初预算数少8,366万元;二是上解支出比年初预算增加1,803万元(主要是审计、法检两院上解支出)。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附表三):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0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3,22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000万元;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1万元;调入预算外资金54万元,收入总计209,942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7,712万元,上解支出2,203万元,支出总计209,915万元。收支相抵,预算结余2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附表四、五)

2017年,一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39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26%,比上年决算数2,769万元增长38.64%,增收1,07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66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8,582万元下降22.38 %,减支1,921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附表六):一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3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22万元,收入总计6,66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661万元,收支相抵,预算结余为零,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附表七)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零,根据以“收定支”的原则,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为零。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51,221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5,585万元,利息收入3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4,960万元(附表十六)。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47,502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44,887万元(附表十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为3,71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为18,563万元(附表十八)。

上述收支执行情况由于上级财政体制结算尚未明确,部分数据需待上级财政决算审批后正式确定,年终财力与预计数会存在差异,待决算审定后,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17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增长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目标管理督查,加大了税政监管力度,强化税收监控和税源分析,优化纳税服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全年税收收入完成5,133万元,同比下降30.87%;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在组织非税收入过程中,坚持以管促收,以票管费,有效盘活国有资源,部门各项规费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年非税收入完成16,375万元,同比增长29.18%。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3.87%、76.13%(从2016年的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占比37:63来看,收入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全县可用财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重点

2017年,财政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支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全县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项政策性支出的需求。

一是全力保障维稳经费。认真落实公、检、法、司等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全年公共安全支出达到2,091万元。其中:安排综治联防经费479万元,边防、消防、中队等业务经费365万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费195万元,安保、反恐经费28万元,禁毒专项经费100万元,法律援助经费2万元,政法转移支付922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城乡治安和反恐维稳等工作开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扶持“三农”发展。全县农林水事业支出35,004万元。其中:安排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8,186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资金609万元,农村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2,41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补贴和救灾资金1,402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162万元,林业生产发展资金1,948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6,244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及“四位一体”项目资金2,035万元。

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教育支出38,652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8.61%,同比增长3.69%,增支1,376万元。其中:安排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2,616万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2,284万元,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3,089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计划资金2,233万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159万元,改善高中办学条件资金1,048万元。

四是积极落实社保资金。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256万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安排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467万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费71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842万元,就业专项资金318万元,自然灾害生活补助221万元,残疾人康复、就业和扶贫补助66万元,高龄老人补助132万元。

五是助推基本公共卫生建设。全县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8,145万元。其中: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9,55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1,09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53万元,计划生育服务资金37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资金2,364万元,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是加大其他保障性投入力度。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2,79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2,639万元。

七是积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积极配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当好“资金保障协调员”角色,实现涉农资金应整尽整、真支实用、精准滴灌。2017年全县计划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58亿元,全年实际整合3.18亿元,占计划统筹整合资金的123%,比去年增长6%。整合资金支付3.18亿元,资金支出进度100%,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保障。

(三)狠抓绩效管理,推进财政发展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综合预算,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依托财政综合业务平台,启用县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实时监控;二是积极完善县乡两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了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专线联网,最大限度避免了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三是坚持“财政监督”与“制度监督”并举,着力强化监督机制建设,扩大财政监督范围,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部门存量资金等监督检查;四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原则,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户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财政资产、资金综合使用效益;五是及时公开预决算信息,在公开县本级政府预决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预算单位的预决算公开;六是积极争取置换债券资金,年内共置换债务23,680万元,有效缓解了政府偿债压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偿债资金,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为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创造良好条件;七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规模,加强采购监管,规范采购行为。全年采购预算资金5,287万元,实际采购资金4,704万元,节约资金583万元,节约率11.03 %。

(四)认真查摆问题,切实加强整改落实

2017年,县财政局认真按照新《预算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决算,主动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开展调研和视察,及时组织人员认真听取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县人大代表审议各项财政报告的意见,积极承办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及时分解落实承办任务,及时办理。针对查摆出来的年初预算细化不够、预算执行进度偏慢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强化预算编制,完善收入目标任务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提升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在财政运行中日益显现,集中表现在:一是经济运行发展的后劲乏力,财政增收压力增大;二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财政收入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三是维护稳定、民生保障、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四是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肃,预算约束仍需加强;五是一般政府性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对此,我们将密切关注中央、省州财政经济政策走向,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拓展思路、压实责任、强化措施,不断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三、2018年财政预算

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兼顾求平衡。财政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并充分考虑税源增减因素,合理把握财政收入规模;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兼顾需要与可能,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确保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坚持综合预算和科学精细原则,编制部门预算。二是突出重点惠民生。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所需的基础上,资金分配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巩固民生工程实施成果,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三是聚集财力保稳定。用好用活上级财政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维稳专项资金,按照上级要求,努力保障维稳配套资金,为我县社会稳定提供资金保障。四是用活财力促发展。贯彻县委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用活财力确保经济结构调整、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项目支出,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良好发展。五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集中财力办大事。

按照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8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建议如下: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情况(附表八)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31,397万元,比上年增长8.41%,增加2,43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2,583万元,比上年增长5%,增收1,075万元,主要是高速公路、中国哈尼城、特色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改征增值税和耕占税及教育附加费增收。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情况(附表九)

(1)全县总财力安排支出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16,020万元,比上年增长4%,增支8,3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525万元,国防支出25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334万元,教育支出42,08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0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0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76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3,00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86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22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7,06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52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7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93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87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26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 90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6万元。

(2)县级财力安排支出情况(附表十)

根据部门预算情况和县级可用财力,拟安排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4,2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增支1,104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①人员经费67,978万元。其中:全供养人员工资 53,134万元,半供养人员工资1,935万元,班主任津贴12万元,抚恤及安葬费400万元,村组干部报酬668万元,年终一次性奖金1,300万元,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3,000万元,乡镇岗位补贴1,350万元,南部六县生活补助620万元,机关人员改革性补贴提1,588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511万元,离退休生活补助费3,460万元。

②公用经费1,052万元。其中:人员公用经费907万元,小车经费145万元。

③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2,689万元。其中: 县级财政配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146万元,大病医疗保险经费13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配套经费2,400万元,社区(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财政代缴医疗保险7万元(附表十三)。

④行政事业单位保险经费471万元。其中: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财政代缴养老保险73万元,工伤保险171万元,生育保险15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68万元(附表十三)。

⑤专项经费11,901万元。

一是预算专项经费9,296万元(附表十四)。

二是列收列支支出2,605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出3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180万元,育林基金支出10万元,其他专项支出35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安排支出400万元,罚没收入安排支出15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安排支出540万元,其他收入安排支出675万元。

⑥总预备费200万元。

⑦上解支出2,203万元。

3.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2018年预计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8,2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8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5,62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218,22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6,020万元,上解支出2,203万元,收支相抵后,预算结余10万元。

(2)县级财力平衡情况(附表十):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为86,50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8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3,89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万元;财政总支出86,49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4,291万元,上解支出2,203万元。收支相抵后,预算结余1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附表十一、十二)

2018年一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42万元,比上年下降94%,减收3,586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万元,土地出让金收入100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收入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8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0万元。

一般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068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29万元,农林水支出2,089万元,其他支出14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2018年基金预算收入3,068万元,其中:一般政府性基金收入24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26万元;基金预算支出3,068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附表十五)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零,根据以“收定支”的原则,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为零。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表十六、十七、十八)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35,483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0,066万元,利息收入61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4,539万元。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32,578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9,892万元。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为2,90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为21,611万元。

(五)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一般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件,严控政府债务扩张,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一般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梳理全县债务,通过置换到期债务,有效缓解政府偿债压力,抓好偿债资金的筹措工作,及时安排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坚决杜绝系统外债务长期体外循环,严格将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2017年上级核定的我县一般政府性债务限额123,300万元,截止2017年12月底存量债务余额92,883万元,政府性债务率69.9%,负债率26.8%,逾期率1.3%。2017年一般政府性债务规模在上级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内。

四、2018年财政工作措施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和财税政策导向,努力寻求和把握发展机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部署和决策上,鼓足干劲,克难奋进,推动财政收支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稳步增长

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加强重点税源监管,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确保应收尽收;财税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深入分析经济、财政、税收运行情况,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收入稳步增长;强化财税职能作用,加大收入稽查力度,加快拨付项目资金,密切关注重点建设项目,实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及工程纳税进度,杜绝税收跑、冒、滴、漏;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做到税费并重、大小兼顾、多管齐下。

(二)深化管理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加强新《预算法》宣传,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严格预算追加审批程序,硬化预算约束;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案,积极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推进和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建设,确保财政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清理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消化结余,控好结转,减少资金闲置;规范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理顺采购监管职能,完善采购目录和标准,创新采购方式,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益,杜绝违规采购;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要求,立足财政职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完善公务用车改革工作。

(三)坚持民生优先,保障和谐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四个零增长”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等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确保城乡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资金投入;继续加大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公共安全的法定投入和政策性投入力度,落实好各项民生项目资金,重点向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倾斜。

(四)落实惠农政策,助推脱贫攻坚

认真落实综合直补、退耕还林、农业保险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监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建设支持力度,支持病险水库治理和水渠修建;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积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保障。

(五)盘活存量资金,保障“三保”支出

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加大存量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严格实行“限期使用、到期收回”制度,对结余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发展急需重点领域和“三保”支出,坚持在整合财力中盘活财力、增加资金有效供给,严格控制和减少资金沉淀,切实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聚集财力。

(六)强化财政监督,狠抓资金绩效

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精神,强化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加强绩效问责,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继续开展民生资金、重点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推动落实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对项目基础不扎实,难以形成支出的资金及时收回统筹安排,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七)拓宽融资渠道,防范债务风险

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建设,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一是加强一般政府性债务管理,控制新增债务,积极争取债务项目置换债券额度,实现借、用、还的良性循环,防范和降低债务风险;二是切实加强平台公司融资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管理,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依法开展市场化融资;三是建立债务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制度。加强一般政府债务资金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切实增强债务风险防范能力。

(八)清理结余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由于我县降雨量过多,交通不便,部分工程需二次运输,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导致项目落地难,而形成大量的项目结余资金。进一步强化措施,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及时支付项目资金,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今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认真执行好本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同舟共济,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完成2018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

主要名词解释

【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绩效评价】

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运行支出产生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票管收】

“以票管收”是财政部门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在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实践中,“以票管收”、“票款同行”是目的。具体操作中:一是实行票据管理动态化。对每一个单位、每一种票据的领用、使用、结存情况,都通过票据管理系统进行动态掌控。二是实行票据领用定量化。对每一个执收单位,科学测算需求票量,实行量化管理,缩短票据核销周转期,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防止政府非税收入体外循环的现象发生。三是落实票据核销制度,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征收,并及时足额入库。

【乡镇财政管理】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中最基层的一级,在巩固基层政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多年来,乡镇财政为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财力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财源逐渐萎缩,一级预算一时难以成立,对此,我州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实施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以县级统筹全县财力,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转。随着全州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和乡镇机构改革的推开,乡镇财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大幅增长,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益加重。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2011年以来,我州进一步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推动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等工作,努力实现乡镇财政职能从征管型向公共服务型、资金监管型转变,从被动服务型向主动当家理财型转变。

【三农】

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农业综合开发】

是党和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而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民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红河州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和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全州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我州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购买服务】

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应当根据政府职能性质确定,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的,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

【精准扶贫】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是“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六个精准”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措施到户精准;三是项目安排精准;四是资金使用精准;五是因村派人精准;六是脱贫成效精准。

                   


附件【绿春县2018年政府预算公开表.xls
附件【关于2018年绿春县举借债务情况说明.docx
附件【关于2018年绿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的说明.docx
附件【关于2018年绿春县转移支付情况说明.docx
附件【绿春县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docx
附件【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报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