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43439-940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12-17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1月工作开展情况
绿春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1月工作开展情况
一、11月工作开展情况
(一)城乡物流派送。本月正常运营城乡物流配送,代收分拣、配送各服务站点下行快递包裹共3万余件,代发上行快递近800件,加强对站点负责人的物流业务指导,从而降低投诉率。
(二)维护已建成站点、开拓新站点。对已完成建设站点进行正常维护,指导站点运营知识技能,同时在半坡乡阿的村、大兴镇阿者倮马村开拓2个新站点。
(三)农产品上行
县电商中心主播开展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直播带货,实现红米、红米线、茶叶、小米辣腌制品等本地特产品一定量的出货。
(四)接待领导来访
1.11月3日,接待绿春县委书记到中心调研,县电商中心负责人田仁飞全程讲解。
2.11月18日,重庆大学考察团相关领导到中心调研,县电商中心负责人田仁飞全程讲解。
3.11月25日,重庆大学校长等领导到中心调研,县电商中心负责人田仁飞全程讲解。
4.11月25日,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驻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何旭,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杨凤华,省政协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罗初才等领导一行莅临绿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调研指导,县政协主席李沙才陪同,县电商中心负责人田仁飞全程讲解。
(五)服务企业
1.设计聚源茶叶、哈尼三茶、沁灵茶叶LOGO。
2.拍摄并制作玛玉茶厂9款产品的线上销售详情页。
3.引进“美团优选”,将美团优选铺设到所有站点。
二、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一)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于2020年8月投入运营,建成1个农产品网红直播销售中心,组建了1个以绿春县本地电商人才为主的运营团队,为绿春县有意愿开展电商相关业务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电商店铺代运营、网店装修、产品拍摄、包装设计、详情页制作、创业咨询、政策咨询、产品展览展示、电商人才培训、农村电商大数据统计分析、品牌培育、农产品溯源等“一站式”电商相关服务;完成9个乡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及44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的设施改造和运营提升工作,拓展乡镇村级服务站点的代买代卖、代收代发、代缴代办、农资下乡、金融及便民生活服务等功能。通过持续性开展创业增值业务培训及业务整合为服务站长赋能,增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电商人才培训情况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电商培训55期,累计培训3102人次(培训总人数2388人,其中贫困人口参训1064人次)。其中,乡镇普及培训(9期,569人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训(1期,18人次)、电子商务专题培训(7期373人次)、站长赋能培训(1期,62人,391人次)、电商知识普惠贫困群众专项培训(31期,1278人次)、跟踪指导培训(1期.34人次),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二期站长增值业务培训(1期.23人次)、电子商务知识讲座视频会议培训班(1期.84人次)、绿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培训(1期.5人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直播带货游学班培训(1期21人次)、绿春县“青创十万+”电商直播技能培训(1期306人次)等免费培训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示范项目电商培训55期,3102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参训1064人次)。针对参加培训人员提供了创业孵化和技术指导等跟踪服务,详实统计参培人员电商创业就业意愿,采集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并给予指导协调服务。
(三)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以一号桥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作为基础,建成1个占地面积为1500平米,集自动分拣、自动扫描、仓储等功能的县级城乡物流配送中心;与电商服务站点相重叠的形式建成9个乡(镇)级和44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通过对53个服务站点所覆盖群众下行包裹进行统一代收、分拣、配送,实现全县50%以上行政村通快递,目前,下行日代收量达800余件,上行20余件;引进绿春物流系统,将快递包裹信息数据化管理;为充分体现县级城乡物流配送中心的统仓共配功能,已经多次开展全县快递物流企业整合会议,计划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绿春县快递物流企业的整合,最终实现绿春县城乡物流的统仓共配工作。
(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情况
1.全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情况。一是完成了绿春县域农产品调研和“绿春四季”区域公共品牌的注册和VI设计以及相关礼盒和产品宣传手册的制作;二是与央视签订宣传协议,并完成相关宣传视频的拍摄;三是完成安装宣传高炮的同时,给绿春快递公司发放印有“绿春四季”宣传图文的快递纸箱5000余个,让宣传快递纸箱随快递包裹在全国流通;四是计划联同央视在昆明举行“绿春四季”品牌发布会,目前现完成该发布会方案的起草及所需会场、媒体的对接。五是完成“绿春四季”礼盒定制和产品的生产,目前已上线销售。
2.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情况。(1)在淘宝、拼多多、微店等平台开通“绿春特产馆”“绿春扶贫馆”等店铺;协助绿春县当地企业入驻832、线上南博会等线上平台;开发绿春农产品交易小程序。(2)组织绿春县当地企业参加了《杭州首届消费扶贫展销》、《广东连山少数民族精品展销》等十余个线下展销活动。(3)组织开展《线上南博会直播》、《七夕助农直播活动》、《双十二直播活动》等十余个较大大型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并在培育两位主播开展每日3小时以上的直播带货。
3.农产品溯源、管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绿春县绿鑫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绿春县正华农产品加工厂、绿春县一窝酒米业有限公司、绿春县彤瑞茶叶有限公司、绿春县建华红米线加工厂、绿春县森泉茶厂、绿春县玛玉茶厂、绿春县龙洞美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产品溯源的开通;
4.建立绿春农产品信息库。目前,已完成红米、茶叶、草果、八角、胡椒、小米辣等十余种农产品共100余款优质农产品信息(含照片、规格、产品简介、销售价格、一件代发价等)库的建立。
5.与9家绿春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和20户贫困户签订农产品供应协议。
(五)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体系
1.线上特产馆建设运营。完成开设“绿春特产馆”淘宝店,绿春县农产品已上架至淘宝“绿春特产馆”,目前已产生一定的销量。
2.精准扶贫主体培育。截至目前,已完成绿春县傣勐坪农产品加工厂、绿春县东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绿春县玛玉茶厂、绿春县潘雾云茶厂、绿春县一窝酒米业等9家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会员或原料基地的合作社、企业的电商扶贫示范企业培养。
3.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64人次。
4.与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建档立卡电商示范户培育协议。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升服务站点运营能力、开拓新站点。日常维护指导各服务站点运营工作,积极开拓新站点,尽早实现全县电商(物流)服务站点覆盖率100%。
(二)加大物流整合力度。积极与县内快递物流企业协商并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快递物流整合相关事宜,尽早实现全县快递物流统仓共派。
(三)加大宣传推广。开展第二期短视频《红米篇》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宣传绿春县梯田红米的食用方法,在抖音平台提升绿春四季话题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