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61743-885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1-25
-
时效性有效
【新春走基层】绿春:烟熏腊肉飘香年味浓 “舌尖年货”受青睐
随着春节的临近,绿春街头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备年货成了群众当前的“大事”之一。绿春人的年夜饭一定不能缺少“烟熏味”。春节前夕,绿春烟熏腊肉处处飘香年味浓,群众纷纷用烟熏腊肉、腊肠等传统腊味喜迎新年。
烟熏腊肉是绿春群众过年时喜爱的美食。每逢寒冬腊月,当地农户都会将年猪鲜肉用食盐、花椒等佐料腌制,并用柴火进行熏烤,成为香气四溢的烟熏腊肉制品。这些烟熏腊肉除了群众过年自食待客外,还销往蒙自、昆明、上海、北京等各地。
李鲁背在绿春从事烟熏腊味销售九年有余,在她家购买顾客一般都是回头客,随着春节的来临,她家的烟熏腊肉、腊肠更是成了人们的“抢手”年货。
绿春烟熏腊味商户 李鲁背
现在我要把这些猪脚寄到外省。上海的、湖北的在外打工的,还有一些以前的老顾客,他们说需要。北京的那家已经在我这里拿了五、六年了,开饭店的,猪肉、牛肉拿了很多,今天也让我带些牛肉过来。
李鲁背除了每天在市场上销售烟熏腊味外,她还常常要给远在蒙自、昆明、上海、北京等地的顾客邮寄烟熏腊味。
除了像李鲁背一样的商户邮寄各类年货外,在快递站,记者还看到了许多市民邮寄烟熏腊味。原来,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人积极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没能与家人团聚。于是,腊肉成了连接亲情的最浓的那道“年味”。
“烟熏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烟熏烘烤所成的加工品。烟熏过的肉防腐性比较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以前的绿春老百姓因为不能随时买肉吃,一般都是在农历三、四月买小猪仔,养到农历十二月中下旬宰杀。那时没有电冰箱之类的保鲜设备,鲜肉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百姓会先用食盐等佐料腌制,再用烟熏,这样制成“烟熏肉”就可以保留到来年的立春之后食用,也因为“烟熏肉”大多都是在农历腊月腌制,所以称“腊肉”。
在绿春哈尼山乡,“烟熏腊肉”既是年味的初始,又是年味的延伸,是淳朴、浓郁的乡情主题,它表达了哈尼山乡人民一种美好的情感。“烟熏腊肉”更是思乡的话题,常能给游子以慰藉,给亲情以依托。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承载着家的味道,既弥漫着火与烟、阳光与风的气息,也蕴藏着自然、家乡与人情的回忆,带给我们柴米油盐的满足和岁月静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