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42557-035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7-13
-
时效性有效
【双创一巩】绿春县:“四突出三提升一抓实”打好市容环境“组合拳”
“街道更干净了,车辆停放更整齐了,环境比以前更好了,希望这些改变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广大市民对“创文巩卫”的认可度,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9月以来,绿春县把“创文巩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中心重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和实效,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突出城市容貌、强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统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农贸市场,和之前的脏、乱、拥挤、嘈杂相比,已然发生了变化,清爽干净的市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大街小巷,文明“风景”无处不在……
为更好提供居民卫生舒适的购物环境,绿春县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管理,重点围绕市场环境脏乱、路面坑洼、分区不明显等薄弱环节,投入1000万对商业广场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不断提升老百姓“菜篮子”的安全值和幸福感。同时,坚持建管并重,持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道路提升改造、增加夜景照明、完善城市基础公共设施等措施,不断完善道路网络系统,大力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施划电动车、摩托车等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2300个。目前,铺设完成城市主干道路沿石、流水石19.4公里、盲道9.6公里,完成沥青路面浇筑49620平方米,健康步道252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304个;新建公共停车场项目2个;共清理占道经营2315起;整治露天烧烤、流动摊位273起、宣传教育流动摊贩5136起;整治乱停乱放车辆712起;拆除摩托车遮阳棚502起;清理乱堆乱放垃圾26吨;整治运输渣土车辆10起,教育整改18起;清理小广告900余张,严格落实施工扬尘管控,城市容貌明显改观,市政功能逐步完善。
突出绿美行动、统筹推进,提升绿化品质
“通过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现在我们的街道越来越干净,城区绿地面积日益增加,我们感觉居住环境舒服多了,而且现在爱护花草树木的人越来越多了。”在绿春居住多年的市民李琳是县城区日渐改变的见证者。
近年来,绿春县不断优化城市绿化环境,让城区绿地面积日益增加。目前,全县已建成公园绿地5处,建成区面积2.2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为0.81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6.5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3%,并逐年提升。城区公园绿地面积497400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1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85.67%,绿地总量和质量正不断向森林城市的理念发展迸发。
突出厕所革命、加大管护,提升公厕服务水平
“现在厕所地板铺上了瓷砖,还设置洗手盆和冲水式厕坑,方便多了。”“以前没厕所不方便,现在日子好过了,生活环境也好多了。”居民们纷纷点赞。
为加强公厕日常管理,绿春县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制定精细公厕管理体系,加大保洁力度与频次,提前做好公厕保养维护,实现每座公厕每日保洁频率不少于4次,并使用定期喷洒消毒液、点放檀香,保证公厕质量达标,为广大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如厕环境。目前,投入使用城市公共厕所1座,提升改造城市公厕15座和城中村公厕27座,切实解决市民入厕难,提升市民幸福质量。
突出统筹城乡建设、重点治理,抓实城乡结合部工作
大兴镇大寨社区小兴寨居民小组地处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为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卫生保洁队伍负责寨子的日常保洁,目前,小兴寨居民小组共有8名保洁员。“我们人居环境的保洁,聘请了保洁人员参与进来,我们还成立了小分队,小组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都参与进来,每个月定期都进行一次大扫除。”小兴寨居民小组组长李学文介绍道。
绿春县坚持把建设美好人居作为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辖区内共改造提升城镇棚户区380户,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配套完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部分排水沟、道路硬化等公共设施;同时,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建成区设置垃圾投放点145处,投放智能垃圾分类亭46个、仿古太阳能广告果皮箱120个、四分类垃圾桶2000只,配备垃圾清扫、收集、清运车辆18辆,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率达36.77%,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城镇住宅小区违章搭建清理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城乡建设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截至目前,已拆除55户1467.54平方米。针对县城周边存在的“五堆十乱”问题,在深入排查,掌握底数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判整治工作方案,以县城区6个社区为重点,对社区背街小巷开展大清理、大整治行动,累计出动人员630余人次,机械14台/班次,清理垃圾260余吨。
近年来,绿春县不断加大城乡建设和管理力度,市政功能逐步得到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全县上下的“精气神”完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