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42521-430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9-07
-
时效性有效
【双创一巩】绿春县:坚持打造城市“容颜” 提升全民文明素质
近年来,绿春县以巩固国家卫生县为抓手,从群众需求和突出问题出发,城市治理日益完善,环境卫生明显提升,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强,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市民也享受到了创建带来的丰硕成果。
以巩固卫生县提质城市发展 坚持把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矛盾,瞄准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扭住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功能、补齐短板、厚植优势,推动城市提质建设。在畅通道路上狠下功夫。实施道路外联内接工程,彻底解决交通拥堵、扬尘污染、公共安全等问题。坚持“日巡查、周评比、月考评”机制,实行县处级领导包片,干部职工包网格,群众参与,全面开展卫生巡查保洁评比。充分调动各级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示范引领,积极支持和参加巩卫活动,监督规劝各种不文明行为。
以巩固卫生县促精细管理 “近些年来,街道越来越干净,晚上出门散步也很方便。”对于市民张女士来说,她感受最深的便是市容市貌、公园广场、城市基础设施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她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聚力推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实施城市增绿行动,尽快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扎实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推动“口袋公园”、绿道建设,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创建。目前,县城区共新建了1个公园,改造提升5个公园,城市绿地率达到36.56%,绿地覆盖率达到了39.09%,城区道路亮灯率100%;投入使用城市公共厕所1座,提升改造城市公厕15座和城中村公厕27座,切实解决市民入厕难,提升市民幸福质量。
多措并举抓食品卫生、公共场所整治,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加大对守法主体的宣传和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组建城区综合执法组,开展以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环境等为重点的“脏、乱、差”综合执法整治。全力以解决卫生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和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为重点,硬起手腕抓管理、抓整治,全面提升居民的满意度,让发展更加有温度,让幸福更加有质感。
以巩固卫生县提全民文明素质
“现在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大家到公园和野外游玩时,会自觉把矿泉水瓶、食品袋等垃圾带走,不文明的行为慢慢减少。同时,志愿者也多了起来,大家更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社会更加和谐友爱。”市民李金定说道。
绿春县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巩卫创文”工作的根本任务,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广泛动员、全民联动,营造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社会氛围。多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户外电子屏等多种宣传媒介,以学校、医院、企业、家庭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卫生常识,倡导健康行为,弘扬文明新风,使“巩卫创文”工作连民心接地气。涵养时代新风,推动家庭示范。深化拓展“东仰幸福之家”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家庭教育在提升文明素质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健康家庭”评选,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引导广大家庭向善向美,以树立良好家风,促进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便民利民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涵养市民素养。同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引导市民自觉践行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如今,走在绿春的街头,处处可见文明的景象,干净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车流人流,热情友善的志愿团体……市民在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受惠者的同时,逐渐变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主动讲文明,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传递文明力量,用自身行动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