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新闻发布
  • 索引号
    20240913-141837-667
  • 发布机构
    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9-28
  • 时效性
    有效

“红色纽带”聚合力 同创共建幸福村

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以来

绿春县采取“五个坚持抓推进”模式

全力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走出一条高质量建设边境幸福村新路子

一跃千年 拉祜寨 李建东 摄

统筹2.58亿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48个沿边自然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实施完成沿边村建设“一村一方案”项目561个,打造了梅尼新寨、二甫新村、腊苏格吗等一批可看、可学、可比的示范典型,边境村率先迈出现代化建设步伐。

坚持党建引领“整体推进”

建立县级领导挂联沿边行政村工作机制,压紧压实16家县级行业部门包保责任,明确1名乡镇党政领导蹲点包保负责,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并通过“擂台比武”,对工作成果进行比拼晾晒。

平河镇梅尼新寨

在梅尼新寨、二甫新村、腊苏格吗等重点村落,挖掘了乡村迁徙、红色堡垒、民族团结、强边固防等特色素材,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边境幸福村。

实施边疆党建长廊“153”工程

坚持依靠群众“合力推进”

选派驻村工作队驻扎边境一线引导各族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发展致富,凝心聚力形成推进高质量建设边境幸福村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边民群众融入到边境幸福村建设中,在边境一线形成了“党员先行、干部带头、群众紧跟”一盘棋,实现从“等待观望”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带动群众发挥主体、主力、主人作用,通过建设家乡激发边民群众内生动力。

腊苏格吗村

坚持产村融合“联动推进

坚持发展农业短平快特色产业,拓宽联农带农富农渠道。实现7个沿边行政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965.04元,比2021年增加2199.23元、增幅16.5%。进一步发挥边境地区香辛料绿色生态优势,推进电能烤房、电商平台等建设,推动线上线下产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二甫村委会建成“牧边食坊”“云端茶坊”“圆梦藤坊”等10个工坊,采取以工代赈模式,实现就地就近务工81300余人次,转化务工收入1219万余元。

拉祜寨村民喜迎丰收

拉祜寨幸福儿童

坚持靓寨美村“有序推进”

分类梯次推动沿边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改善沿边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发动群众全面推行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景观“四改”建设33700余平方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家庭“小美”向乡村“大美”、由“干净一时”向“美丽永驻”转变。同步实施了“停车场、文化广场、感恩亭、农耕园、活动室”“五美”建设行动。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边民幸福感

坚持善治乡村“重点推进”

实施“民族团结创建”工程,创成省级和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3个;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行政村2个、州级5个;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5个、州级4个,民族团结进步得到持续巩固。

边境线上的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边境治理提升”工程,坚持多元参与、协同治理、一体推进的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拓宽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载体,组建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压实377名县乡村段长责任,严防涉边、跨境违法犯罪。推动边境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抓好村规民约、“红黑榜”“动力小站”运用,开展“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党员”等评选,打通文明边关建设“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