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42427-837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6-21
-
时效性有效
“三三”联动 守住农民工“钱袋子”
今年以来,绿春县人社局始终坚持“治欠保支是责任、根治欠薪是根本”的工作理念,深入践行法治型、服务型、110式、保姆式“双型双式”治欠模式,认真落实省州县根治欠薪决策部署,通过组织领导、源头治理、欠薪处置“三三”联动,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组织领导紧扣“三部曲”
一是普好组织部署“前奏曲”。成立了绿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欠薪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专班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年初召开了绿春县2023年根治欠薪百日攻坚行动暨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议、2023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推进会暨根治欠薪工作会,将“无欠薪”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列为民生改善重点工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领导牵头负责、部门配合协调”的工作格局。二是普好制度落实“主题曲”。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力推行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分账管理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推动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材料款等相分离。截至目前,我县在建工程项目34个,全部实现了农民工实名制和分账管理,落实了施工现场信息“双公示”制度。三是责任分工“协奏曲”。县委、县政府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工作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和综治维稳考核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形成了责任明确、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组织人社、住建、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集中接访活动2次,实现了“应接尽接、有接必办”要求。
二、源头治理加强“三步棋”
一是下好“普法强基棋”。抓实一条宣传横幅、一本宣传手册、一次问卷调查、一期培训班、一场现场观摩会“五个一”行动,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咨询政策法规115人次,发放农民工维权提示卡、法规宣传手册等600余份;召集开展培训宣传1次;组织人员到人口密集的广场开展宣传1次;粘贴政策宣传画报60余份。二是下好“行业监管棋”。一体化推进“线上+线下”欠薪受理,年初,制定了2023年度绿春县市场监管领域县级部门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形成绿春县2023年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六制一金一表”制度清单,提供便捷式、定制式、保姆式维权服务,借助红河州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有效推进工资支付数字化监管,对欠薪隐患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介入,实现欠薪问题“未病先治”。目前,全县34家在建工程项目均已全部纳入系统监管。三是下好“劳动争议棋”。按照“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工作原则,通过线上沟通交流、线下实地走访的方式,采取1名仲裁员结对联系3家企业方式,共有10名调解仲裁员联系企业30家。上半年,仲裁员志愿者深入企业服务8人次,受理立案10件10人,调解成功率100%,结案率100%,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69713元。
三、欠薪处置突出“三张牌” 一是打好“和谐同行牌”。详细制定了绿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绿春县“强保障 维稳定 促和谐”劳动关系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三方协调机制,按季度召开三方联席会议,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14户,签订劳动合同人数2313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8%,完成企业薪酬调查14户,完成任务数14户的100%;确定重点企业劳动关系动态监测5户,完成任务数5户的100%。二是打好“执法检查牌”。今年以来,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深入用人单位、工程项目部、施工工地等开展“安薪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认真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登记表。今年以来,出动监察检查人员118人次,主动监察巡查52户次;督促建设(施工)单位累计交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500万余元,涉及项目129个。三是打好“信用惩戒牌”。按照“警告一批、处罚一批、威慑一批、教育一批”的思路,健全“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两个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有效打击”的惩戒格局。共接到反映欠薪线索250条,通过行政调解渠道处理248条,为67名劳动者兑现经济赔偿金及被拖欠工资122万余元。
绿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