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和改革信息公开
-
索引号20240913-145501-040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5-16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夏粮收购工作
按照县委办《关于围绕“绿春县夏粮收购中“三问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亟待关注”,组织报送相关材料》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近年来粮食行业、粮食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三问题”进行工作专题调专项分析,现将调研情况说明如下:
一是收购网点较少,售粮压力增加。受小麦生长早期气候及小麦收获期降水天气影响,小麦品质和亩产量相对下滑,部分未能达到市场收购标准,加之粮食收购点缺乏,销量和销路难以保障。
情况说明:绿春县粮食生产品种以稻谷、玉米播种为主,我县基本上没有种植小麦,绿春县是传统农业县,粮食单产和总产增加的空间有限,全年粮食总产量不到12万吨,大部分靠外调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绿春县国有粮食企业基本上没有粮食收购点,因此;绿春县的粮食收购主要以个体经营户以零星收购为主。
二是收购价格低致,粮农收益减少。粮食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而农资价格、人工费用等种粮成本不断上升,粮食最低收购不能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种粮收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情况说明:绿春县在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的政策保障上缺乏一定的鼓励措施,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缺乏耕种劳力;山区推广应用机械化操作难,繁重的劳力使土地置荒的问题凸显;因此,及时出台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最终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增加种粮收入。
三是仓储条件不足,收购能力不强。部分粮食仓储和加工企业因仓容规模小,仓房陈旧,通风、温控等设施配备不足原因,无法大量存储,导致收购能力不强。
情况说明:绿春县国有粮食企业原有的粮食储备仓库于2018年5月因建设红河州元绿高速公路而被征迁后,确实出现自有仓容不足的问题,但未发生过因仓容不足导致收购能力不强的情况。近3年,由于县辖内种粮农户每年生产的粮食产量只能保障自给自足,拿去市场上交易的余粮少之又少,所以,也未发生过因仓储条件不足导致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另外,地方储备粮100万公斤的储备任务,我县采取异地代储和租借简易仓的方式进行储备,县级储备粮稻谷78.5714万公斤由个旧市大红屯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代储,大米15万公斤储存在绿春县一号桥工业园区49号、51号铺面。当前开展地方储备粮的安全储粮工作井然有序。目前,正在实施绿春县应急物资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于3月1日已启动,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计划2023年底前投入使用。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县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和粮食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