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
索引号20240913-141948-847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1-01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绿春分局关于2020年12月29日—31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4222886 通讯地址:绿春县行政中心A幢二楼
序 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项目概况 |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红河州绿春县医疗废物收转运能力建设项目 | 绿春县大兴镇以西8公里的倮别村地段(晋思公路旁) | 绿春县卫生健康局 | 项目总占地面积640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收转运能力为2t/d的医疗废物收转运站,配套医疗废物收转运车辆及其停放库、医疗废物周围箱、清洗消毒间、登记室、档案存放室、供水、排水、供电等公辅工程,环保工程建设化粪、污水暂存池、雨水污水管网以及防渗工程。项目总投资6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18万元。 | 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限制施工车辆车速,洒水抑尘,粉粒物料进行封闭运输、覆盖堆放等;化粪池为地埋式,呈密封状态。卫生间定期清扫,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医疗废物委托红河州现代德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清运;暂存区上部空间装设多组紫外线杀菌灯,定期对暂存区地面进行清洗消毒。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和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用于项目洒水抑尘,不外排。雨天地表径流经临时沉砂池处理后经排水沟排入牛孔河。项目区实施雨污分流制;医疗废物周转箱不在项目区内进行清洗,交由红河州现代德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洗消毒后进行周转,医疗废物转运车辆冲洗废水及医疗废物收转运站暂存区地面冲洗废水经1#污水暂存池(3m3)收集暂存后,由建设单位定期用罐车运至县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2#污水暂存池(1m3)暂存,非雨天用于项目区绿化施肥,不外排。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302m处布置1个跟踪监测点;项目区进行分区防渗,将化粪池、污水暂存池进行一般防渗,渗透系数渗透系数≤10-7cm/s;将医疗废物收转运站设为重点防渗区,渗透系数≤10-10cm/s。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局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尽量布设在远离东南场界的区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间和夜间不得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施工工艺等。进行厂房隔声、绿化降噪。 四、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可回收利用部门回收,不可利用的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堆放点进行处置;土石方部分用于绿化回填,剩余部门统一清运至城市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置;旱厕粪便由附件村民适时清掏作为农作物肥料。 五、加强运行管理,定期检查;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做好危险废物转运联单、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和档案存放等;医疗废物的贮存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单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执行。 六、加强对医疗废物暂存间的日常管理,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
2 | 绿春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 绿春县俄批梁子元绿二级公路下方 | 绿春县卫生健康局 | 项目总占地面积6953方米,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项目设置床位125张。建设1栋7层门诊综合楼,配套地下车库、地面车位、食堂、卫生间、供电、消防、通风、供热、供水、排水等公辅工程。环保工程建设化粪池、检验废水预处理桶、污水处理站、事故池、污泥消毒脱水设施、医疗废物暂存间、垃圾收集设施等。项目总投资62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2.19万元。 | 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限制施工车辆车速,洒水抑尘,分散装修,粉粒物料进行封闭运输、覆盖堆放等;化粪池为地埋式,呈密封状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呈密封状态;项目污水处理站废气中,NH3的最大浓度为1.8537ug/m3,占标率0.93%;H2S的最大浓度为0.0753ug/m3,占标率0.75%;卫生间定期清洁和消毒,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医疗固废委托红河州现代德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清运;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处理后,经排气筒引至屋顶排放。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依托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用于项目洒水抑尘,不外排。进出场地车辆经洗车池进行底部清洗,车辆底部清洗水循环回用,不外排。地表水径流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后,随周边自然排水池排入松东河。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制;门诊及病房废水、煎药机清洗废水、医疗废物暂存间清洗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检验科产生医疗废水经2个50L的废水收集桶(一备一用)收集并氢氧化钠中和至pH7-8后进入化粪池处理;项目产生污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排放南北3号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绿春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为54m3/d,采用“预处理+二级处理+消毒”工艺,出水水质能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排放标准,并设置1个事故池(14m3);将事故应急池、化粪池进行一般防渗,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将污泥消毒池、医疗废物暂存间为重点防渗区,渗透系数≤10-10cm/s。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安装减震措施、墙体隔声。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四、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可回收利用部门回收,不可利用的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堆放点进行处置;土石方部分用于绿化回填,剩余部门统一清运至城市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五、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不得随意停止运行,如果检修,需提前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运行台账;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环境污染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