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17-09176
-
发布机构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3-10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十三五”畜牧业发展
一、发展定位
坚持“山地型、设施型、节粮型、环保型、安全型”畜牧业发展方针,把实现畜牧业率先跨越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举措,通过5年的努力,真正把我县畜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努力把绿春打造成为全省高原特色畜牧业示范基地、全省生态精品现代畜牧业强县、全省和全州沿边跨境合作重要的畜禽产品集散地。
二、基本思路
“十三五”期间,绿春县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云南生态精品现代畜牧业强县”为目标,以提升总量、转型跨越为关键,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以建园区、育主体、强科技、保安全为重点,构建优质生猪、生态牛羊、特色养殖、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五大格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不断推进生态精品现代畜牧业进程,奋力实现畜牧业率先跨越发展。
三、发展重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地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和州委、州政府关于把畜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的决定以及加速红河南部山区开发“四个示范群”的部署和要求,今后五年,要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开发建设和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做强生猪、做大牛羊、做特家禽、做精特种、做活加工”为重点,以“建园区、上规模、育主体、强科技、创品牌、促增收”为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格局。
四、区域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一区六带一廊”建设。
1、“一区”:建设云南绿春生态畜牧经济示范区。坚持“一次性规划、分阶段实施、多类型并存、滚动式发展”的原则,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建设“云南绿春生态畜牧经济示范园区”,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畜牧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活畜禽综合交易中心、畜产品销售中心、肉制品加工中心、屠宰加工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
2、“六带”:一是优质生猪产业带。以元绿二级、晋思线、绿二线公路和县城、乡镇周边为主,以大兴、三猛、戈奎、平河、牛孔、大水沟、大黑山为重点,大力发展沿路、城郊畜牧业经济,着力打造沿路、城郊优质生猪产业带。二是生态牛羊产业带。以牛孔河、小黑江、李仙江“一河两江”为主,依托森林覆盖面广、草山资源丰富、群众养殖基础较好的优势,以牛孔、大水沟、骑马坝、平河、半坡为重点,打造沿河、沿江生态牛羊产业带。三是特色畜禽产业带。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纽带,依托销路好、价格好的优势,以大兴、三猛、平河、牛孔、大水沟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和白鹇、山鸡、孔雀等珍禽,以及野猪、豪猪、竹鼠、香鼠等特种畜禽养殖,着力打造绕山、绕城、沿路特色畜禽产业带。四是绿春黄连鸡产业带。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纽带,以大兴、三猛、戈奎、平河、牛孔为重点,依托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城郊畜牧经济,着力打造绕山、绕城绿春黄连鸡产业带。五是绿春梯田鸭产业带。依托绿春梯田资源丰富及交通便利、居住集中、消费带动力强的优势,以大兴、三猛、戈奎、平河、牛孔为重点,大力发展梯田鸭养殖,着力打造沿河、绕城绿春梯田鸭产业带。六是黄连山原始蜂产业带。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纽带,依托黄连山自然蜜源植物丰富的优势,以大兴、三猛、牛孔、骑马坝、平河为重点,大力发展黄连山原始蜂养殖,着力打造绕山、沿河、沿路黄连山原始蜂产业带。
3、“一廊”:建设云南绿春特色畜产品加工经济走廊。按照“规模做大,产品做精,链条拉长,品牌打响,附加值提高,农企双赢”的思路,以大兴、牛孔、平河、戈奎为重点,建设“云南绿春特色畜产品加工经济走廊”,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绕山、沿路畜禽产品加工经济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