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1631
-
发布机构绿春县国土资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6-22
-
时效性有效
绿春县骑马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骑马坝乡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骑马坝乡位于绿春县城东北部,介于东经102°04′至102°20′,北纬22°40′至22°57′之间。东连三猛乡、平河镇、南邻半坡乡,西接大黑山镇,北倚黄连山,与牛孔镇毗邻。有公路通往绿春县城,距县城有114公里。
2.地形地貌
骑马坝乡政府驻骑马坝村,是全县较平的一个小坝子。全境为低纬度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山体均呈西北东南走向,主要山脉有帕粕洛包、夫哈梁子、龙塘梁子、坝嘎梁子、洛博梁子、马统梁子。境内一般海拔为1555米,最高点为帕粕洛包,海拔2474.4米;最低点为达施村脚的渣吗河边,海拔550米。
3.河流水系
全乡主要河流为渣吗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贯全乡,其主要支流有查尼河、欧咪河、鱼朋河、哈批河、朴马河等,一般流量10-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80-320立方米/秒,最枯季节为四月,流量2-3立方米/秒,俄莫河、源于二大河梁子从杯倮行政村中部穿过,注入小黑江。
4.气候土壤等
全乡属热带、亚热带气候,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属热带气候,800米以上的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5℃,六月平均气温24.1℃,一月平均气温14.7℃,极端最低气温2.7℃。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966.4毫米,雨量分布不均,多集中于5月至10月的雨季,其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为全年总雨量的15%左右。海拔800米至1000米为赤红壤,1200米至1600米为红壤,1600米至2000米为黄壤,2000米以上为棕黄壤。海拔千米以下的地区,宜发展热带作物,10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宜发展茶叶、草果和其他亚热带经济作物。
矿藏有铜、砷、铅等矿,其中特别以砷矿居多,砷品位为12.78%-27.7%,现已知探明储量为30万吨。
(二)社会经济概况
骑马坝乡辖有1个社区8个村委会,境内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等少数民族。粮食作物以水稻、旱稻、玉米、荞子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特产有茶叶、紫胶、胡椒、香蕉、木耳、香菌、大黄藤、虫楼等。紫胶、胡椒、香蕉产量居全县之首。其中玛玉茶叶厚实、条索肥壮、汤色浓绿、回味绵甜、不生茶锈,是云南名茶这一,玛玉村是县重点产茶区。乡镇企业以茶叶、畜牧业为主。
第二条 规划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骑马坝乡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绿春县下达我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骑马坝乡实际,骑马坝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绿春县骑马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绿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本乡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重点安排好耕地和基本农田、村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基础设施及其他基础产业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确定规划目标;
(二)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三)安排各类建设用地;
(四)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
(五)划定土地用途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细则;
(六)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
(七)村土地利用控制;
(八)安排近期用地;
(九)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四条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
7.《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二)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
6、《云南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2011]192号)
7、《云南省调整完善城乡发展思路加强坝区耕地保护完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试点工作方案》
8.《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
(三)相关规划
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2.《绿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
3.《绿春县骑马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4.《绿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绿春县水电、农业、交通、水利、城建、林业等部门规划。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骑马坝乡行政管辖范围,包括1个社区即秀水河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为骑马坝村委会、哈育村委会、东龙村委会、坝戛村委会、杯倮村委会、玛玉村委会、托河村委会、莫洛村委会。
第六条 规划期限
《规划》以2014年为基期年,2017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 第七条 土地利用现状
2014年末,土地总面积为47164.5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4431.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21%;建设用地面积199.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2%;其他土地2533.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7%。
(一)农用地
耕地面积3528.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8%;园地面积6776.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7%;林地面积32618.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16%;牧草地面积为10.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其他农用地面积1498.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8%。
(二)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45.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1%(其中城镇用地0.9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33.52公顷,采矿用地10.94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48.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
(三)其他土地
水域面积32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9%;自然保留地面积2206.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8%。
(一)农用地中,以林地和园地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9.16%和14.37%。
(二)建设用地中,以农村居民点为主,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28%。
(三)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较小,占土地总面积的0.69%,自然保留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68%,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用地需求的刚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人口增加的需求必然导致用地需求的刚性增长,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矛盾。使土地资源安全的腾挪空间显著削弱,土地管理的难度显著加大。同时,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增大,对用地保障形成了更大的压力。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骑马坝乡的人均耕地量日趋减少,可用于开发整理的宜农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明显减少,土地供给弹性系数明显降低。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利化程度存在差异,制约着耕地质量的提高
农业生产水利设施落后,沟渠、水库水面的布局及蓄水量、水工建筑物等有待完善。骑马坝乡的水库数量太少,水工建筑物与耕地面积相比,更是微乎其微,这已成为中低产田(地)改造步伐提高耕地质量,发展高产、高效、低耗、优质农业的一大障碍。
(三)土地利用制度和管理创新任重道远
骑马坝乡虽然在土地用途管制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建设用地总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提高,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明显增强,实现了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促进的目标。但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设用地供应与耕地保护、生态建设矛盾日趋尖锐,创新土地利用制度、实现本规划修编确定的目标任重道远。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有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更加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更大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继续减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在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提高的前提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土地利用上的保证,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
(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对土地实现严格的用途管制。
(三)注重建设用地内涵挖潜。非农业建设确须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劣质耕地,最好少占和不占耕地。
(四)加强土地整理,适度复垦开发,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一)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优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的双重保护。
到2017年和2020年耕地面积分别为3218.21公顷和2907.56公顷,2014-2017年和2014-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2.91公顷和5.81公顷。骑马坝乡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1360.58公顷。
(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必要用地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低效和闲置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空间不断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建设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至2017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6.86公顷,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14.06公顷。
至2017年全乡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51.69公顷;至2020年全乡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58.01公顷。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生态环境用地的投入,对污染土地采取生物修复措施或进行综合利用。加快废弃矿山的复垦,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经济增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土地集约水平显著提高。其他土地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各业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五)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全面推进
大力开展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工作,全面提高农用地质量。加强空心村、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保证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灾毁耕地得到有效补充,确保耕地保有量的稳定。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以落实《绿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下达骑马坝乡的主要指标为目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
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
2014年农用地面积为44431.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21%。规划到2017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4442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19%,较2014年减少7.08公顷;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44417.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4.18%,较2014年减少14.16公顷。 1.适度调整耕地面积
2014年耕地面积为3528.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8%。规划到2017年,耕地面积调整为3218.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2%,较2014年减少310.65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调整为2907.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7%,较2014年减少621.3公顷。
2.适度调整园地面积
2014年园地面积为6776.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7%。规划到2017年,园地面积调整到6773.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6%,较2014年减少2.4公顷;到2020年,园地面积调整到6771.35公顷,土地总面积的14.36%,较2014年减少4.8公顷。
3.适度调整林地面积
2014年林地面积为32618.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16%。规划到2017年林地面积调整到33061.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1%,较2014年增加443.14公顷;到2020年,林地面积调整到33504.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04%,较2014年增加886.29公顷。
4.适度调整其他农用地面积
2014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498.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8%。规划到2017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361.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9%,较2014年减少137.17公顷;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224.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较2014年减少274.34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为199.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2%。规划到2017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206.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44%,较2014年增加7.2公顷;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214.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5%,较2014年增加14.39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1)城镇用地
2014年城镇用地面积为0.91公顷。规划到2017年,城镇用地6.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较2014年增加5.15公顷;到2020年,城镇用地11.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较2014年增加了10.29公顷。
(2)农村居民点用地
2014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33.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8%。规划到201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134.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较2014年增加1.17公顷;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135.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较2014年增加了2.34公顷。
(3)采矿用地
2014年采矿用地面积为10.94公顷,规划期内采矿用地规模没发生变化。
2.交通水利用地调整
2014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48.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规划到2017年,交通水利用地49.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较2014年增加0.53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49.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1%,较2014年增加1.06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调整
2014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5.70公顷;规划到2017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6.05公顷,较2014年增加0.35公顷;到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6.4公顷,较2014年增加0.7公顷。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14年其他土地面积为2533.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7%。规划到2017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为2532.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37%,较2014年减少0.12公顷;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为2532.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37%,较2014年减少0.24公顷。
1.耕地布局
按照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这一目标优化全乡耕地布局,利用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内,骑马坝乡耕地主要分布于坝戛村委会等地。
2.基本农田布局
依据骑马坝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绿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本着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的要求,科学调整全乡基本农田布局。将污染严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出,重点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及重要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所涉及的基本农田调出,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引导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分布。
2014年全乡基本农田1401.42公顷,规划期内,调出基本农田46.32公顷,主要集中在坝戛村委会、骑马坝村委会和杯倮村委会。调入基本农田5.48公顷。调整后全乡基本农田为1360.58公顷。
3.园地布局
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园地建设规划相协调。大力发展名、特、优、稀、新水果生产,巩固并扩大原有水果生产规模,建设优势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调整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区集中发展;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稳步提高园地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
按照“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原则,整合果园用地,促进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充分提高园地综合效益。园地分散分布在骑马坝村委会、东龙村委会等地。
4.林地布局
对山地中的陡坡耕地进行生态建设,重点建设有林地,优化林地结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禁止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工程占用国家重点公益林地、天然林地、水源涵养林地及自然保护区;管好、用好现有林地,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加快迹地更新及受损林地的恢复和重建;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造林,扩大有林地面积。林地主要分布在杯倮村委会等地。
5.其他农用地布局
规划期内,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田水利用地和农村道路布局,适当预留设施农用地,实施标准养殖小区建设、种养加工一体化的现代示范基地建设,巩固畜禽特色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优势地位,着力培育一批直接供应居民生活所需鲜、活、嫩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二)建设用地布局
1.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内部挖潜为主,集中紧凑,合理布局,大力改造旧村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整治规划,切实做好迁村并点工作,新建住房在符合规划的情况下向中心村集中,优化村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135.86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节约土地的原则,优先保障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项目用地。
规划期内,新增交通水利用地1.09公顷,保障了公路升级改造、安全饮水和粮食核心区水利工程建设等的用地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保障能源产业用地。按照积极发展电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要求,统筹安排能源产业用地,优化用地布局,严格项目用地管理,重点保障电力、水电改造工程。
(三)其他土地
随着土地开发复垦技术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土地供需情况,部分其他土地将被利用起来,为经济结构优化和乡村发展服务。规划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将减少0.24公顷。
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
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按照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努力提高骑马坝乡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到2017年和2020年耕地面积分别为3218.21公顷和2907.56公顷。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发展应积极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非农业建设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除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的项目外,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安排新的生态退耕用地。
加强耕地承包责任制度建设,禁止耕地闲置与荒芜,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严禁耕地重用轻养,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防止耕地灾毁。
严格执行和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业建设项目,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必须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相等和质量相当的耕地。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依据土地适宜性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规划期内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按照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期内骑马坝乡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1360.58公顷。根据骑马坝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按照“保优不保劣”的原则分配各村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保护并重。
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扶持力度。把国家投资的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往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力度。 (三)开展基本农田质量监测
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成果更新工作,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审查,严禁乡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定单独选址条件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因选址特殊,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在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前,必须对选址方案、基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等进行论证和听证。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及时补划,征地补偿按法定的最高标准执行,耕地开垦费按当地最高标准缴纳。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对补划的基本农田进行验收,保证补划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防止占优补劣。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临时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种活动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
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奖惩措施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把保护责任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做到妥善处理基本农田保护和利用中的利益关系,通过加大对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基本农田保护补贴,优先减免保护区内的相关税费、相关投资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等方式,提高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规范的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基本农田的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分级保护、重点监测的监管手段,实行基本农田占用听证和公告制度,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监督;通过政策鼓励、项目引导,形成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
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控制
(一)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2014年农村居民点面积133.52公顷。规划期内,到2017年农村居民点规模为134.69公顷;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为135.86公顷。
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示范村为突破,以控制村为重点,以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为纽带,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集中。通过村土地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
(二)用途管制措施
1.村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农村居民住宅、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执行乡村规划。
2.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它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村企业,向乡村建设用地区集中。严禁在乡村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用地用于乡村建设。
3.控制乡村建设用地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4.乡村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5.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防止水土污染。
第十八条 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控制
(一)适度调整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规模
2014年采矿用地面积10.94公顷。规划期内,采矿用地均保持不变。规划期内无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综合考虑乡村分布、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等因素,保障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需求,维护矿产开采秩序,引导采矿用地向相对集中的矿区集中,使采矿用地向布局合理、方便管理、集约利用资源的方向发展。
(二)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管制措施
1.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用地。
2.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
3.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在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经济可行、控制时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统筹协调各类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用地,着力提升现有设施能力,加强配套衔接和促进资源共享,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提高基础设施整体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
第十九条 交通水利建设用地规划
加强乡级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期间重点确保改扩建公路建设等用地,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打造便利、畅通的交通线路。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规划期内重点搞好河流、灌区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2014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48.59公顷。规划期内,到2017年交通水利用地控制规模为49.12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控制规模为49.64公顷。
规划期内,骑马坝乡重点交通水利上图项目主要有:绿春县罗布巩水库工程,新增建设用地1.09公顷。
第二十条 其他建设用地规划
规划期内,骑马坝乡无能源类建设项目。
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协调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土地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第二十一条 生态用地保护
(一)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结合绿春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滩涂等划入生态用地,并严格控制对具有生态功能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稳定生态用地,改善土地环境。
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支持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
(二)统筹生态用地布局
骑马坝乡生态用地布局分为山地林业用地、河流水系用地和农田生态用地。
规划期间管好用好现有林地,加强植被保护。对采矿业加强管理,严禁采矿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现有采矿企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要逐步关停,严禁采矿用地扩张。对废弃采矿地加快复垦力度,稳定增加山地生态环境用地。
规划期间加大水域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固滩林的管护,严防盲目对荒草地、滩涂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在改善生态环境前提下,对适应开发滩涂、荒草地,应优先用于林地、园地发展。
规划期间,加大农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田林网绿化率;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力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源农药,积极治理白色污染,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十二条 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巩固生态退耕成果。切实做好已退耕地的监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地区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基础上,严格界定生态退耕标准,科学制订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切实提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
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对采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有计划、分步骤地复垦采矿废弃地,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推广先进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的综合治理。
加强退化土地防治。积极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综合运用水利、农业、生物以及化学措施,集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严格禁止用未达标污水灌溉农田,综合整治土壤环境,积极防治土地污染。
第二十三条 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地。
把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放在土地利用的优先地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重点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结构,鼓励发展乡村集群和产业集聚。严格控制工业对土地的污染,防治农田面源污染。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活动,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因地制宜加强植被建设,稳步推进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禁止向严重污染环境的开发项目提供用地。
第五节 农村土地整治
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整理,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按照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要求,组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加大农村废弃土地和闲置宅基地整理力度,推进迁村并点、退宅还耕。建设多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集聚力强的现代化居民区,使农村居民点数量大幅度减少,城镇化率大幅度提升,加快农村城镇化、居住社区化和农村现代化。
(一)土地整理
按照生态安全优先的原则,整理空间集中连片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高增加耕地潜力和增产潜力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整治主要包括村庄缩并、搬迁和调整改造等综合整治。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使全乡农民居住向中心村进一步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主要对荒草地等宜农其他土地进行开发,开发利用的方向以发展农、牧、果地为主,开发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适度开发和水、田、林、路综合开发。该区域主要以改善土壤,完善水利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
第二十六条 土地整治措施
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整理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区域治理、集中连片,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承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广泛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国家允许的用地范围内,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节余指标用于城镇项目建设。乡政府要从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完善的农村房屋拆迁补偿保障机制,严格依法定条件和程序拆迁,确保拆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规划确定的拆旧区的土地整理复垦,按照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有关规定实行项目管理,确保整理复垦土地的数量、质量标准达到规定要求。
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措施
为了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土地用途转变,将骑马坝乡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村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及其他用地共10个用途区。
第二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主要对耕地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919.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7%,主要分布在坝戛村委会、杯倮村委会等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参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
(二)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三)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二十八条 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指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一般农地区面积为9006.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09%。
一般农地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二)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三)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第二十九条 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0.91公顷。
城镇建设用地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建制镇和集镇建设规划;
(二)区内建制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三)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区域。骑马坝乡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147.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1%。
村镇建设用地区管制措施:
(一)规划期内,村镇建设用地区内各类建设用地可依实际逐步拆并,向村镇建设用地区集中;
(二)村镇建设用地区内确实不能拆并的建设用地,应保留集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与范围,不得扩大。
第三十一条 独立工矿区
独立工矿区是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建设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独立工矿区面积11.05公顷。
独立工矿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用地;
(二)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
(三)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四)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五)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第三十二条 风景旅游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区域。该区面积6.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1%。
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2)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是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依法认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区域。骑马坝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面积为1163.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7%。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二)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
(三)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四)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五)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三十四条 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林业用地区总面积3254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
林业用地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服务的营林设施;
(二)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三)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四)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第三十五条 牧业用地
牧业用地区:是为畜牧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骑马坝乡的牧业用地区面积为10.33公顷。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牧业生产,以及直接为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牧业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应按其适宜性调整为牧草地或其他类型的牧业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未经批准,严禁占用区内有土进行非农业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开垦、采矿、挖沙、取土等破坏草原植被的活动。
其他用地指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持生态平衡而必须保留的除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林业用地区以外的土地,如水面、交通用地、自然保留地等。其他用地总面积2357.57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为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将骑马坝乡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
第三十七条 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规划中确定的,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骑马坝乡允许建设区面积为159.19公顷,主要分布在骑马坝村委会、哈育村委会等地。
允许建设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二)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四)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三十八条 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规划中确定的,原则上不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以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骑马坝乡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34.67公顷,分布在骑马坝村委会。
有条件建设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模提前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三)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九条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以外,禁止城镇和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空间区域。骑马坝乡限制建设区面积为45807.21公顷。
限制建设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二)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第四十条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规划中确定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禁止进行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骑马坝乡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163.52公顷,分布在黄连山自然保护区。
禁止建设区管制措施:
(一)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七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第四十一条 村土地利用调控原则
根据土地用途分区的控制方向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综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因素,分别制定各村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建设用地规模、整理补充耕地等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林地等预期性指标,强化村域内的土地利用调控责任,为发展各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约束性指标分解下达到各村,严格落实、不得突破。园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等预期性指标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
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划》规定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全乡发展战略实施,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州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纳入城镇规划区和产业聚集区的村,要积极服务于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其他村要保障中心村等新农村建设用地和重要基础设施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基本农田红线、切实配合实施村庄整理,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稳定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促进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
第四十二条 村土地利用控制
(一)耕地保有量控制
按照乡级规划目标,结合各行政村耕地现状、规划期内建设占用和补充潜力、耕地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情况,对全部行政区耕地保护目标在各行政村进行合理分解,并结合实地,确定耕地保护地块,确保全乡目标的实现。
2014年全乡耕地面积3528.86公顷,到2020年为2907.56公顷。
(二)基本农田控制
2014年全乡基本农田面积1401.42公顷,到2020年基本农田为1360.58公顷。
(三)农村居民点控制
按照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控要求,结合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实际情况,确定规划期末各行政村建设用地新增规模,进而确定各行政村建设用地总规模。根据确定的各行政村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规模划定其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协调各行政村内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统筹安排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对于乡级规划中,建设用地中主要的用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
2014年全乡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33.52公顷,到2020年为135.86公顷。
第八章 近期用地安排
2014-2017年,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近期规划中,耕地主要集中在哈育村委会、坝戛村委会等地,至2017年耕地面积为3218.21公顷。
规划期内通过加强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验收,保证补充耕地质量不降低;遵照占劣补优的原则,做好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加强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案分析评价,保证基本农田调入质量等别总体高于调出质量等别,加强农田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体质量稳中有所提高。
第四十四条 建设用地保障
保障科学发展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至2017年预期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7.21公顷。
第四十五条 土地整治
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规划期内,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有效补充耕地,使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大量侵占耕地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充实规划管理力量,建立专门机构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规划。
(二)建立土地规划资质管理制度。取得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才可承担规划编制任务,对从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人员实行规划师资格确认制度。
(三)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对各类用地的开发分门别类制定严格的约束条件,严格土地利用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禁止不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地利用行为,对违反规划用途的土地利用行为制定有力措施予以纠正。
(四)探索建立规划许可制度,依据规划调控土地利用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时序,切实解决脱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址、立项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税费调节体系,加大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增加占用耕地成本,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门槛,提高存量土地保有成本,促进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规范农用地转用行为,抑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二)在保障规划实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促进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统筹城乡与区域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经济措施,探索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置换、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等机制,解决建设用地指标“时空”不匹配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机制,探索实施山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鼓励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
(一)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结合规划成果建档备案,采用GIS技术辅助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划管理,实现规划管理实时监控与评价;采用GPS技术定位;实行国土资源系统全程联网管理。
(二)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加强对规划实施状况的动态监管,重点监测村镇建设区、旅游用地区、工矿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三)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加快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数字化建设,实现项目用地科学化管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第五十条 本规划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附表1 骑马坝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类 | 基期年 | 规划近期目标年 | 规划目标年 | 规划近期面积增减 | 规划期间面积增减 | ||||||
面积 | 比例 | 面积 | 比例 | 面积 | 比例 | ||||||
土地总面积 | 47164.59 | 100.00 | 47164.59 | 100.00 | 47164.59 | 100.00 | 0.00 | 0.00 | |||
农用地 | 耕地 | 水田 | 1933.52 | 4.10 | 1924.59 | 4.08 | 1915.66 | 4.06 | -8.93 | ||
水浇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0.00 0.00 | |||||
旱地 | 1595.34 | 3.38 | 1293.62 | 2.74 | 991.89 | 2.10 | -301.72 | -603.45 | |||
小计 | 3528.86 | 7.48 | 3218.21 | 6.82 | 2907.56 | 6.16 | -310.65 | -621.30 | |||
园地 | 6776.15 | 14.37 | 6773.75 | 14.36 | 6771.35 | 14.36 | -2.40 | -4.80 | |||
林地 | 32618.05 | 69.16 | 33061.19 | 70.10 | 33504.33 | 71.04 | 443.14 | 886.29 | |||
牧草地 | 10.23 | 0.02 | 10.23 | 0.02 | 10.23 | 0.02 | 0.00 | 0.00 | |||
其他农用地 | 设施农用地 | 0.86 | 0.00 | 0.72 | 0.00 | 0.58 | 0.00 | -0.14 | -0.28 | ||
农村道路 | 87.85 | 0.19 | 87.83 | 0.19 | 87.81 | 0.19 | -0.02 | -0.04 | |||
坑塘水面 | 0.98 | 0.00 | 0.98 | 0.00 | 0.98 | 0.00 | 0.00 | 0.00 | |||
农田水利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田坎 | 1408.88 | 2.99 | 1271.87 | 2.70 | 1134.86 | 2.41 | -137.01 | -274.02 | |||
小计 | 1498.58 | 3.18 | 1361.41 2.89 | 1224.25 | 2.60 | -137.17 | -274.34 | ||||
农用地合计 | 44431.88 | 94.21 | 94.19 | 44417.72 | 94.18 | -7.08 | -14.16 | ||||
建设用地 | 城乡建设用地 | 城镇用地 | 0.91 | 0.00 | 0.01 | 11.20 | 0.02 | 5.14 | 10.29 | ||
农村居民点用地 | 133.52 | 0.28 | 134.69 | 0.29 | 135.86 | 0.29 | 1.17 | 2.34 | |||
采矿用地 | 10.94 | 0.02 | 10.94 | 0.02 | 10.94 | 0.02 | 0.00 | 0.00 | |||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小计 | 145.37 | 0.31 | 151.69 | 0.32 | 158.01 | 0.34 | 6.32 | 12.63 | |||
交通水利用地 | 交通用地 | 铁路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公路用地 | 47.16 | 0.10 | 47.14 | 0.10 | 47.12 | 0.10 | -0.02 | -0.03 | |||
民用机场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港口码头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管道运输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小计 | 47.16 | 0.10 | 47.14 | 0.10 | 47.12 | 0.10 | -0.02 | -0.03 | |||
水利设施用地 | 水库水面 | 0.00 | 0.00 | 0.55 | 0.00 | 1.09 | 0.00 | 0.55 | 1.09 | ||
水工建筑用地 | 1.43 | 0.00 | 1.43 | 0.00 | 1.43 | 0.00 | 0.00 | 0.00 | |||
小计 | 1.43 | 0.00 | 1.98 | 0.00 | 2.52 | 0.01 | 0.55 | 1.09 | |||
小计 | 48.59 | 0.10 | 49.12 | 0.10 | 49.64 | 0.11 | 0.53 | 1.06 | |||
其他建设用地 |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 5.70 | 0.01 | 6.05 | 0.01 | 6.40 | 0.01 | 0.35 | 0.70 | ||
特殊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盐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小计 | 5.70 | 0.01 | 6.05 | 0.01 | 6.40 | 0.01 | 0.35 | 0.70 | |||
建设用地合计 | 199.66 | 0.42 | 206.86 | 0.44 | 214.06 | 0.45 | 7.20 | 14.39 | |||
其他土地 | 水域 | 河流水面 | 262.86 | 0.56 | 262.74 | 0.56 | 262.62 | 0.56 | -0.12 | -0.24 | |
湖泊水面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滩涂 | 63.61 | 0.13 | 63.61 | 0.13 | 63.61 | 0.13 | 0.00 | 0.00 | |||
小计 | 326.47 | 0.69 | 326.35 | 0.69 | 326.23 | 0.69 | -0.12 | -0.24 | |||
自然保留地 | 2206.59 | 4.68 | 2206.59 | 4.68 | 2206.59 | 4.68 | 0.00 | 0.00 | |||
其他土地合计 | 2533.05 | 5.37 | 2532.93 | 5.37 | 2532.82 | 5.37 | -0.12 | -0.24 |
附表2 骑马坝乡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单位:公顷
项目 | 基期耕地面积 |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 |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 | 规划期净增减耕地 | 期末耕地保有量 |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 |||||||
增加合计 | 土地整理 | 土地复垦 | 土地开发 | 其他 | 减少合计 | 建设占用 | 灾毁 | 其他 | |||||
近期规划 | 3528.86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310.65 | 2.91 | 0.00 | 307.75 | 310.65 | 2907.56 | 1360.58 |
远期规划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310.65 | 2.91 | 0.00 | 307.75 | 310.65 | |||
年均增减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103.55 | 0.97 | 0.00 | 102.58 | 103.55 | |||
规划期合计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621.30 | 5.81 | 0.00 | 615.49 | 621.30 |
附表3 骑马坝乡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指标类型 | 近期新增建设用地 | 近期建设占用农用地 | 近期建设占用耕地 | 远期新增建设用地 | 远期建设占用农用地 | 远期建设占用耕地 | 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 | 规划期建设占用农用地 | 规划期建设占用耕地 | |
城乡建设用地 | 6.31 | 6.31 | 2.69 | 6.31 | 6.31 | 2.69 | 12.61 | 12.61 | 5.38 | |
城镇 | 5.13 | 5.13 | 2.31 | 5.13 | 5.13 | 2.31 | 10.27 | 10.27 | 4.63 | |
农村居民点 | 1.17 | 1.17 | 0.38 | 1.17 | 1.17 | 0.38 | 2.34 | 2.34 | 0.76 | |
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交通用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水利设施 | 0.55 | 0.52 | 0.03 | 0.55 | 0.52 | 0.03 | 1.09 | 1.04 | 0.05 | |
其他建设用地 | 0.36 | 0.26 | 0.19 | 0.36 | 0.26 | 0.19 | 0.71 | 0.52 | 0.38 | |
总计 | 7.21 | 7.09 | 2.91 | 7.21 | 7.09 | 2.91 | 14.42 | 14.18 | 5.81 | |
年均占用 | 2.40 | 2.36 | 0.97 | 2.40 | 2.36 | 0.97 | 2.40 | 2.36 | 0.97 |
附表5 骑马坝乡重点建设项目表
单位:公顷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建设年限 | 总规模 | 新增建设用地 | 涉及村(镇) | 备注 | |
其中占耕 | ||||||||
交通 | 绿春县腊姑(梯田)、骑马坝(黄连山)、二甫(云海)观光四级油路 | 新建 | 2017-2023 | 40 | 39.6 | 5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至大水沟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 | 30 | 骑马坝乡 | ||
托河至高井槽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72 | 30 | 骑马坝乡 | ||
杯倮至冲头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65 | 30 | 骑马坝乡 | ||
渣吗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95 | 30 | 骑马坝乡 | ||
巴卡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95 | 30 | 骑马坝乡 | ||
大平掌至新黄村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100 | 99.95 | 30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乡营盘山丫口至托河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20 | 20 | 0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乡渣吗桥头至丫口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20 | 20 | 0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乡托河至莫洛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20 | 20 | 0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乡罗们巴至羊寨公路 | 新建 | 2010-2020 | 20 | 20 | 0 | 骑马坝乡 | 新建 | 2010-2020 | 20 | 20 | 0 | 骑马坝乡 |
水利 | 绿春县罗布巩水库工程 | 新建 | 2019-2020 | 1.09 | 1.09 | 0.05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的松水库工程 | 新建 | 2018-2019 | 1.4 | 1.4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坝卡水库工程 | 新建 | 2010-2020 | 0.35 | 0.3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云盘山水库工程 | 新建 | 2010-2020 | 0.56 | 0.56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黑龙水电站工程 | 新建 | 2020-2022 | 13.9 | 13.9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石浦河水电站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3.69 | 3.69 | 0.24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渣吗河骑马坝二级水电站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6.4 | 6.38 3.62 | 骑马坝乡 | |||
电力 | 绿春供电有限公司骑马坝乡供电所 | 新建 | 2016-2016 | 0.08 | 0.08 | 0.06 | 骑马坝乡 | |
环保 |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杯倮管护站 | 新建 | 2013 | 0.28 | 0.28 | 0.22 | 骑马坝乡 | |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骑马坝管护所 | 新建 | 2007 | 0.14 | 0.14 | 0 | 骑马坝乡 | ||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大平掌管护站 | 新建 | 2013 | 1.32 | 1.32 | 0 | 骑马坝乡 | ||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夫哈管护站 | 新建 | 1990 | 0.2 | 0.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集镇净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3.85 | 3.85 | 0.02 | 骑马坝乡 | ||
旅游 | 绿春县玛玉生态服务区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7-2020 | 0.32 | 0.3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生态服务区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7-2020 | 0.44 | 0.44 | 0.17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傣族民俗村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10 | 8 | 0 | 骑马坝乡 | ||
其它 | 绿春县骑马坝乡巴洪幼儿园建设项目 | 扩建 | 2010-2020 | 0.08 | 0.08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大树幼儿园建设项目 | 扩建 | 2010-2020 | 0.35 | 0.3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幼儿园建设项目 | 扩建 | 2010-2020 | 0.42 | 0.4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大树幼儿园建设项目 | 扩建 | 2010-2020 | 0.35 | 0.3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巴洪小学建设项目 | 扩建 | 2010-2020 | 0.86 | 0.86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12 | 0.1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卡欧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0667 | 0.0667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大平掌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0736 | 0.0736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杯倮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0602 | 0.060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哈巩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05 | 0.0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坝嘎小学建设项目 | 改建 | 2010-2020 | 0.0953 | 0.0953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东吗易地扶贫搬迁点 | 新建 | 2017 | 11.16 | 11.16 | 0.66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洛剥易地扶贫搬迁点 | 新建 | 2017 | 2.07 | 2.07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巩根新村安置点 | 新建 | 2010-2020 | 32.07 | 32.07 | 20.25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丫口易地搬迁 | 新建 | 2010-2020 | 6.59 | 6.59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南翁龙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2.29 | 2.29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阿杯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1.25 | 1.2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爬的倮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0.4 | 0.4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腊里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0.6 | 0.6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虾洪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0.5 | 0.5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夫哈新村 | 新建 | 2016 | 0.6 | 0.6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爬车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0.33 | 0.33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梁子寨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0.4 | 0.4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哈育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新建 | 2016 | 1.33 | 1.33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哈巩安置点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营盘山安置点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傣雅小镇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40.61 | 40.61 | 12.24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秀水傣乡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15.22 | 15.22 | 4.6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敬老院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1 | 0.1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普巴茶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49 | 0.49 | 0 | 骑马坝乡 | ||
骑马坝乡茶叶精深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3 | 3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胡椒等香料加工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1 | 1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胡椒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67 | 0.67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渣吗河橡胶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1.22 | 1.22 | 1.02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橡胶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43 | 0.43 | 0.28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橡胶颗粒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53 | 0.53 | 0.5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的松河橡胶颗粒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1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0.67 | 0.67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木材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甫马河木材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营盘山木材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
绿春县骑马坝乡渣洛后山木材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2010-2020 | 2 | 2 | 0 | 骑马坝乡 |
附表6 骑马坝乡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行政区名称 | 总面积 | 基本农田保护区 | 一般农地区 | 城镇建设用地区 | 村镇建设用地区 | 独立工矿区 | 风景旅游用地区 |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 牧业用地区 | 其他用地区 | |
骑马坝村民委员会 | 6908.34 | 87.45 | 2458.1 | 0.91 | 42.67 | 0.37 | 0.44 | 0 | 4215.28 | 5.46 | 97.66 |
哈育村民委员会 | 7783.1 | 750.86 | 988.76 | 0 | 26.51 | 0 | 0 | 0 | 5406.67 | 0 | 610.3 |
东龙村民委员会 | 3307.95 | 224 | 1677.98 | 0 | 13.25 | 0 | 0 | 0 | 1340.43 | 4.88 | 47.41 |
坝嘎村民委员会 | 6476.24 | 162.46 | 1159.15 | 0 | 14.67 | 3.96 | 0 | 0 | 4235.25 | 0 | 900.75 |
杯倮村民委员会 | 7647.24 | 143 | 747.32 | 0 | 22.37 | 1.49 | 5.96 | 0 | 6312.28 | 0 | 414.82 |
玛玉村民委员会 | 2695.27 | 189.95 | 832.86 | 0 | 8.77 | 0.18 | 0 | 0 | 1645.62 | 0 | 17.89 |
托河村民委员会 | 3070.24 | 164.25 | 347.83 | 0 | 8.52 | 5.05 | 0 | 0 | 2307.04 | 0 | 237.55 |
莫洛村民委员会 | 3449.12 | 167.29 | 550.3 | 0 | 9.93 | 0 | 0 | 0 | 2702.44 | 0 | 19.16 |
骑马坝乡黄连山自然保护区 | 5827.09 | 30.69 | 243.73 | 0 | 0.53 | 0 | 0 | 1163.52 | 4376.59 | 0 |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