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法治政府
  • 索引号
    000014348/2023-00167
  • 发布机构
    绿春县审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1-29
  • 时效性
    有效

绿春县审计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绿春县审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及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法治绿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规划方案贯彻落实,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提高依法能力和水平。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共识,提高站位。一方面,审计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审计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全局,审计机关既是监督机关,也是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部门,自觉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审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履行好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在项目计划编制、审计实施、审计结果报告、成果运用等各环节处处讲政治。另一方面,要把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县党委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到审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谋划推进审计工作,做到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其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印发《绿春县审计局贯彻落实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实施意见》,通过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举措,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中共绿春县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和新修订的《审计法》等法律、党内法规以及审计署、审计厅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紧扣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我局全体在职人员均签订了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公开承诺书,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县审计局近年均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项,未接到过群众举报违法事项 。2022年完成审计项目22个,审计查出主要问题资金2488万元(违规资金197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509万元),其中决定应上缴财政资金45万元、已上交33万元,应归还渠道资金469万元、已归还82万元,共提交审计报告22篇,移送问题线索2件,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12个。

(三)持续深化审计成果运用

1.深入推进审计整改。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完善审计整改动态报告、跟踪检查、通报公开和追责问责等机制,健全“整改销号”制度,明确每类整改认定标准、依据、程序,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信息公开网等平台,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力度,提升审计影响力。

2.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出台《中共绿春县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绿春县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制度(试行)》,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和结果运用,健全完善了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实施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机制,专题召开县委审计委员会审计整改专题会议,制定审计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实行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查机制,专题听取审议政府和重点单位整改结果,实行整改结果满意度测评;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主体责任考核和综合考评,年底向县综合考评办提交“重要负面问题清单”。

(四)加强法治宣传

1.边审计边普法,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今年我局以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宣传重点内容,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作为普法宣传重点对象,充分利用审前调查、召开审计进点会、现场审计等审计环节,实行边审计边普法。在审计进点会上,向被审计单位宣传审计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审计法律法规,在被审计单位张贴的审前公示和审计通知书中载明审计法律依据;在审计中,严格按照审计法律法规、财经法律法规、其他重要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规定开展审计工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审计的过程就是普法的过程;通过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问题,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普及法律知识。将依法文明审计贯穿始终,将法制宣传融入工作的每个环节。让审计对象更加熟悉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和审计整改要求,解决了广大干部职工审计法规意识淡薄、知晓率不高的问题。

2.加强民法典普法。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部分内容等、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进一步加深审计干部对民法典的理解,激发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民法典更好的应用在审计工作中。同时将学习宣传与下乡帮扶慰问活动有机结合,深入推进“民法典进农村”,为脱贫户宣传讲解民法典,促进人民群众更好了解、运用民法典。

3.把普法宣传与我局常规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利用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爱国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法律法规、法治政府建设等内容,推动法治理念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4.通过网络、电子屏宣传审计法。在工作群里发布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全文、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解读新修改的审计法、一图看懂新变化:图解审计法修改等内容;在单位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新审计法全文、注释及图解内容。

(五)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年度工作计划、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重大事项向同级审计委员会及上级审计机关报告。

2.严格落实依法审计要求。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的法定职责开展审计工作,2022年,全面退出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对于有协审机构参与的审计项目,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管理办法,明确审计组长、主审不得由协审机构人员担任,严把审计质量,规范审计流程,完善审计报告的撰写工作。

3.强化审计人员普法守法意识。一是坚持把普法工作和审计业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召开审计进点会、送达审计通知书,向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领导干部阐明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及范围;二是邀请上级审计机关,不定期开展普法讲座,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学法用法意识;三是积极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

4.加强审计项目进度调控。将审计项目计划进度分为“发出通知书、进点、撤点、征求意见、出具报告”5个节点,每月统计审计项目计划进度执行情况,及时全面掌握项目计划所处阶段;根据项目计划进度情况,实行分类管理,落实组长负责制,召开业务会统筹审计项目进度,并按时在审计业务系统更新和填报,实行一项目一台账,促使项目进度紧跟计划落实。

5.发挥审理在质量控制中的枢纽作用。一是以提高审理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将所有审计项目纳入审理范围,通过对审计过程资料的审理,强化审计项目的文书格式和内容审核把关,有效防控审计报告质量风险;二是健全完善审计质量检查机制,健全业务会议制度,完善审计质量检查指标,推动问题认定的标准统一。

6.落实审计项目整改工作。建立完善政府主导、被审计单位落实、主管部门监管、审计跟踪督促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以审计整改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制定审计发现问题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制作审计发现问题负面清单,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六)加强对审计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县审计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审计工作主动公开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努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和水平,较好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在促进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促进法治机关建设、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我局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所有政务公开事项均经主要负责人审批,按照规定将绿春县政府公开信息指南、审计法及解读、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报告、普法计划及普法责任清单等在网上公示,并且及时发布我局工作动态信息,工作动态内容包括疫情防控工作、纪律作风建设、重要会议召开、精准扶贫举措、审计项目开展、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传达等情况,全面介绍了我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及开展情况,提高了机关透明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少事多矛盾突出。我局在编干部职工14人,普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实际工作人员少、任务重,难免有时候顾此失彼,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二)普法宣传形式略显单调。目前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方式,直接学习宣传,普法内容不易接受,起到的效果不够理想,缺乏吸引力和时效性。

(三)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由于近年来我局都没有发生过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案件,相关执法人员缺少实战经验,对行政执法工作出现麻痹思想,对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学习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精心谋划部署,稳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谋划部署2023年全局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培养全体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保障审计法治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审计执法程序,健全审计现场管理、调查取证、业务流程等制度,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创新审计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定期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三)开展审计法治宣传活动,扩大审计影响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开展推进依法审计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审计法治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审计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依法履行职责,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紧扣“十四五”规划和中心工作,科学谋划审计工作,统筹安排2023年审计项目计划,结合绿春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居民收入和生态环保等情况深入研究,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民生审计经责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以及生态环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