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法治政府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845
  • 发布机构
    绿春县交通运输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2-17
  • 时效性
    有效

绿春县交通运输局2021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绿春县交通运输局2021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21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依法行政工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行政执法、综合整治和执法监督措施,有力保障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好完成了202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行政执法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主要成效

(一)加强行政执法组织和完善体系建设打造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交通执法队伍,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纪律和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的原则,保证各项工作和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明确各岗位职责,防止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和重大过失,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依法依规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今年来我局行政检查624次,出动人员2300人,出动执法车辆2123辆,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98件(路政案件1件、非法客运37件,非法货运160件)),今年来罚款总额:374500元(其中:非法客运:21350000元,非法货运:161000元)。

二是联合公路局、大兴镇政府、交警大队、路政大队、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牵头交通运输局党组罗里沙局长、张副局长带队、共出动执法人员及工作人员75人次,出动车辆15辆、机械5台,清理建筑物材料乱堆乱放17余处、摆摊设点13余处。占道经营25余处,清理排水沟白色污染垃圾12余处。无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执法人员无违法违纪事例。

(三)职责划分明确,执法力量再加强。加强执法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政治素养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开展组织行政处罚、法律法规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依法治交的能力。加强执法队伍管理,提升执法队伍形象。贯彻落实“四统一”工作,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统一场所外观,规定上班时间一律规范着装。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提升交通执法队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三是加强执法队伍监督检查。签订依法行政考核责任书,强化规范执法,对执法范围、执法职责、执法标准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执法程序、执法记录仪使用证据保存、执法用语、执法忌语、执法人员形象、执法以及法律文书等进行规范。

)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一是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严格按要求执行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工作。二是落实正常运营的公交车、网约车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做到疫情防控与必要的民生出行兼顾。以最强的执行力、战斗力和责任心为我县新冠肺炎零输入、零感染贡献力量。

)制定行政许可审批职责和内部审批及具体操作流程,完善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机制。通过明确交通行政许可内部审批及工作流程等相关问题,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更好地践行“服务零距离、审批无障碍”和依法行政宗旨,着力优化机构改革后我局交通行政许可事项内部审批流程、工作机制和效率,牢固树立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理念,未出现一起业务滞办、拖办现象,今年来我局办理行政许可40件(道路运输领域的许可29件、公路建设领域许可11件)。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使队伍整体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得以提升。

二、加强行业监管,积极做好查无工作,全力维护交通运输秩序。

我局运管局执法人员参与中心城区道路客运整治工作,加强了中心城区的道路客运市场监督检查,对黑车非法营运和货车非法改装违章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

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与公安交警、公安边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深入各乡镇的农村公路区域实地巡查,针对无牌无证运输、人货混装、超限超载、农用车、三轮车拉客等非法营运行为进行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

三、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法治宣传和开展便民服务工作。

(一)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在各防疫卡点宣传交通安全、卫生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成立以局领导、运输股股长、运管局局长等为主要成员的工作专班,每周对公交等客货运企业至少进行一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检查。认真督促客货运企业严格落实戴口罩、体温检测和健康码、行程卡查验、核酸检测、重点人员排查等工作, 推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同时,结合安全生产例检、“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客货运企业疫情防护措施。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及时报告,实施留验待检措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后续处置工作。目前,客运站已配备红外线测温仪1台,隔离室1间。

四、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在职在编人员基本只能满足对客运、货运、驾培和维修行业进行许可和安全监管的工作需要。远不能满足当前高强度高难度的执法需求。

(二)执法过程中调查取证困难。由于绿春地方小,熟人网络遍布,乘客和私家车驾驶员一般都是认识的人,且出行乘车之前是用电话联系,乘车地点不固定。为了避免被执法人员查获,驾驶员会提前跟乘客打好招呼,互相告知名字。所以,执法人员检查时也无法查出非法运营的证据。加上因执法力量单一,仅有的运政执法人员对非法客运司机和乘客起不到震慑作用,在执法人员检查过程中,还常有非法客运司机逃避、冲卡,执法人员遭受辱骂甚至恐吓的现象发生,有时甚至会出现乘客包庇驾驶员,拒绝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取证的情况。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充实运政执法人员,保障执法经费。充实执法力量,解决工作经费,优化执法环境。一是通过增加协管人员8人,充实执法力量。二是保障执法经费,更新执法装备(执法记录仪等),同时加强法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优化执法环境。

(二)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结合的整治方式。一是在元绿二级路检查站和岩甲检查站设立两个长期固定的执法点,并由两个检查站的公安边防予以配合执法。二是在九个乡镇流动巡查,将执法范围覆盖到全县。

(三)建立运政、公安交警、公安边防联合执法机制。打击非法营运是一项重大而艰难的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运政执法队伍,更需要公安交警以及公安边防的配合。公安交警和公安边防的参与,既可以震慑非法运营司机,又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突发的暴力事件,以及诸如非法营运司机偷盗被强制扣留车辆等需要双方协调的问题。建立运政、公安交警、公安边防联合执法机制,每月联合执法不少于5天,可以有效避免在执法工作中与公安交警、公安边防协调不顺,处处掣肘等诸多问题,是一劳永逸之举。

绿春县交通运输局

2021年12月6日



附件【2021年度行政执法统计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