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培育民族团结石榴籽,近日,绿春县联合上海市长宁区香巴拉公益服务中心开展“公益+”旅学活动。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新疆等地的青少年及部分家长汇聚绿春,共同开启此次研学之旅、交融之旅。
感文化底蕴 驻足田间,听哈尼梯田流传千年的交响曲。走进绿春县博物馆,在展厅的变换中了解哈尼文化。观赏《莫磋蹉》,感受非遗魅力。手握针线,体会哈尼服饰之美。通过现场倾听、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方式,各族青少年深刻感受哈尼文化的魅力,共同认知中华民族、体验中华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感受祖国发展、培养团结意识。

体民族风情 旅学营青少年深入到下子雄村,与村中青少年吃住同行,共同感受田园牧歌,体验民族风情。清晨,各族青少年共赴山村集市,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探访乡村烟火。中午,各族青少年深入梯田体验稻作农耕活动。在打谷子、捉稻花鱼、打泥巴仗中,高度协作、深度融合,共同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和区童年的乐趣。劳作结束,下子雄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田间为青少年表演哈尼族民歌《阿茨》。在萦绕的歌声中,青少年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增了几许。晚上,旅学营青少年体验了哈尼长街宴。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鲜活做法,各族青少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切身感受绿春人文和民族风情,深刻感悟民族团结进步之魂。

促情感融合 共走上学路,共参文艺汇演。旅学营青少年用徒步的方式共走上学路,历经3个小时,从下子雄村步行到达俄东小学,在山路的崎岖和一路的走走停停中体会山区孩子每日求学的艰辛。和俄东小学学生联合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进一展现了东西部青少年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画卷。通过在文化交流中加强情感融合,各族青少年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加深了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认识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