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绿春概况

绿春县情概况(2025年更新)

来源:绿春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次数:

绿春原名“六村”,1958年7月建县时,国务院根据境内“绿水青山、四季如春”的特点而命名为绿春。全县辖4镇5乡、92个村(社区)、803个村(居)民小组,总户藉人口24.64万人,常住人口19.93万人。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边疆前沿阵地。绿春是云南省25个、红河州3个边境县之一,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国境线长153公里,辖3个沿边乡镇、7个沿边行政村、48个沿边村组。二是民族名片靓丽。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6种民族,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97.32%、哈尼族占比86.45%。有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的牛孔村,有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心认证的“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天下最长的宴席”,大兴镇大寨村在国家创制哈尼文字时确定为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素有“哈尼家园,生态绿春”之美誉。三是山区资源丰富。全县辖区面积3096.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37米,最低海拔320米,年均气温17.3℃,年均降雨量1995.8毫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明显。累计发展橡胶、茶叶、草果、八角、胡椒、梯田红米等绿色产业130余万亩。四是美丽底色十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02%,居红河州首位。境内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3万亩,占全县辖区面积的20%。2020年绿春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玛玉、老边、巴东3个村被誉为“国家森林乡村”。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同构、良性循环,境内有梯田10余万亩,其中面积达8769亩的腊姑、桐株片区属于红河哈尼梯田保护范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41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31.28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3.3:28.1:4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1亿元,同比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14.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1亿元,同比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