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近年来,大兴镇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牛弄村民小组隶属大兴镇迷克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是大兴镇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2022年以来,大兴镇合理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立足优势和特色产业,在牛弄村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打好联农带农“组合拳”,不断提高“联农、带农、富农”能力。支部带动“联农”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组织引领力”转化为“富民原动力”。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收”。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引导鼓励党员率先发展产业,主动深入群众宣传政策,实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方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
以工代赈“助农”
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在推进村庄建设过程中,坚持群众主体,推行“项目+脱贫户”模式,村庄改造提升项目吸纳本村劳动力34人(脱贫人口15人)就地务工,发放工资6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交通、饮水设施、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扩建进村路道路1800米及配套设施挡墙2100立方米,涵管建设4处,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11380平方米。同时,集体经济开发公益性岗位4个,对村庄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建设、管理、运营三位一体发展。


特色产业“带农”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将项目资金的60%用于产业发展,结合村情实施茶园、田园、菜园、桃园、果园、家园“六园”建设,发展梯田红米300亩、稻田鱼60亩、本地蔬菜30亩、油桃11亩、草莓10亩、百香果10亩、黄梨450亩、莪术40亩、庭院经济20亩、黄连鸡1500只,努力实现“开门见山、出门看花、伸手摘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的目标。同时,把茶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茶产业1300亩,建设茶山观光路2000米,建设茶叶初制所1个、茶文化交流中心1个,引进茶企业3家,努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旅融合“兴农”
按照“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农旅融合产业,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出观景、打卡、摸鱼、烧烤、采摘等“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多渠道开发“体验式”经济,建设了露营基地1个、农耕文化体验点4个、哈尼古巷1个、烧烤亭9个、网红打卡点14个、儿童乐园1个,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绿春县嘉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共建联营合作协议,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优势,推进管理经营规范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庭院养殖场、庭院花果园、庭院蔬菜园,真正让小庭院变身“增收园”,促进乡村发展,带动百姓增收。据悉,2024年元旦期间,牛弄村共接待游客8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5万余元,促进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1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