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水果笋到村口了,大家快去领。”在三猛乡爬别村委会哈波村,几位村民正在忙着从运苗卡车上卸货,他们兴高采烈动作利索,不一会儿的功夫,笋苗就卸装完成。

云岭水果笋种植产业发展项目是三猛乡今年的重点项目,三猛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本乡实际认真调研,于今年6月引进该项目。在水果笋种植项目中,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农户参与项目并提供土地流转,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并提供市场对接收购。这种模式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乡亲们拓宽了增收渠道,串联起“产、供、销一体”的生态循环。

水果笋是可以直接生吃的竹笋,有鲜、脆、嫩、甜等特点,笋期1——12月,生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病虫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绿色健康食材。水果笋种植项目经济效益十分乐观,能实际促进群众增收,种植后1.5年,每亩可以产笋300公斤,预计每年可收入36万元。

“自从决定在我们村引进水果笋种植项目以来,乡亲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听说水果笋不仅口感好,还能卖个好价钱,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个个盼着今年能有好收成。”哈波村村民小组长李普中很看好这个产业。

农技专家谭教授在种植现场向村民们教授水果笋科学种植的关键技术,从选地、挖坑、栽植到后续的灌溉、施肥,每一步都详细讲解,确保村民们能够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村民们听得认真,干得起劲,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在种植水果笋,更是在播种未来的希望。
“云岭水果笋,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市场欢迎,它的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四季都能出笋,在科学的种植管理下,三猛乡的水果甜笋一定能够取得丰收,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谭教授说。

为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探索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三猛乡通过“党组织+村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模式,打造本土种植特色农业,种植云岭水果笋120亩,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预计总收入36万-180万元/年。借种植云岭水果笋之际,优先安排有劳动力和无法外出务工的低收入群体就地就近务工促增收,就地就近务工不仅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也能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云岭水果笋的种植为群众的产业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让竹林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林”。
翠竹苍苍掩映间,田间地头人倍忙,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株株小小的竹苗承载着丰收的愿景,这条在家门口找到的致富路子,让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