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兴镇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实施“134”工作法,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奋力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态宜居画卷。
坚持“1”核引领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健全“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村(社区)网格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生态治理共同体。以村(社区)为单元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摸排。

突出“3”治融合 抓好河(湖)长制工作
联合水务、住建、环保等部门加强区域共保联治,加大河(湖)长制推进力度,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截至目前,召开河长制联席工作会议2次,利用河长制APP开展巡河巡湖184次。建立14个村(社区)河道保洁责任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对所辖河道内乱倒垃圾、乱排乱放进行全面排查,督导开展清理整治。累计开展清河行动30余次,出动人数800余人次,收集、清运垃圾杂物17车次80余吨;抓好林长制工作。夯实镇、村两级林长责任,林长积极带头巡林,303名护林员明确各自管护面积、区域和巡护职责,在重点地段设立镇、村“林长+森林警长”林长制责任管理公示牌,围绕植树造林目标,多方筹措、综合施策,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强化执法监管。联合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加大排查力度,加强日常监管、信访举报核查力度。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违章建筑进行“拉网式”排查,联合县农科、林草、公安等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常态化推进违法建筑清理整治行动,做到对新增违建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推进“4”化建设 打造专业化队伍
加强对林草、水务、自然资源、环保等方面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常态化对林长、河长、生态护林员等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能力本领,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开展社会化宣传。注重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群众会、入户走访、“村村响”广播、宣传栏等“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保护河流、耕地保护、林地等知识宣传,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截至目前,共开展宣传教育50余次,覆盖群众3200人次。实施规范化管理。结合工作实际,优化职能配置,注重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台账,定期对制度的有效性、适用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规范化管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推进协同化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共护生态,结合日常巡查、生产任务、专项检查等,加大对非法侵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破坏天然林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合力破解难题瓶颈,为推动生态保护提供坚强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