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不断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目前,已荣获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单位8个,省级文明村3个,州级文明县城1个,州级文明乡镇3个,州级文明村14个,州级文明单位27个,州级文明校园14个,州级文明新风示范村31个,州级文明家庭33个。2021年创建了绿春县文明家庭100户,文明新风示范村30个,评选表彰了文明单位25个、文明乡镇3个、文明村50个、文明校园20个、文明先锋100名……一场场“我为家乡点个赞”“我为家乡写篇文”的生动活动,一次次“爱在星期六”“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活动的丰富展开,一张张温暖友善笑脸的甜蜜绽放……在绿春,文明和谐的场景遍布大街小巷,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开展文明创建·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文明城市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在绿春的大街小巷,“做文明人”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引导遵守“斑马线”等交通规则的莘莘学子、烈日下汗流浃背的“红马甲”志愿者、早出晚归的“东仰大妈”、寒风中坚守岗位的交警、凌晨四点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霓虹灯下整治乱停乱放的城管队员和24小时以社区为家的“网格员”……这一幕幕定格的画面正是绿春县深入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见证。
2021年来,绿春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从细微处入手,全领域治“脏”。取缔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各类流动摊点15000余点/次,整治城区主干道沿街门面店外经营2800余点/次、店外作业280余点/次、乱摆乱放1700余人/次、乱扯乱挂1000余点/次。联合行业部门及三大运营商从打造整治样板入手,采取清理、捋直、捆绑等多种措施对空中缆线进行精细化整治改造,对云梯酒店至双拥广场一条主干道与9个村(社区)共整治16800余米,保障市场环境规范有序。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新风示范村。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绿春县坚持为民惠民理念,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有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帮忙,在家门口就能测血压了,非常方便。”2021年7月10日,绿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走入社区、广场等地,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义务理发,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抵制随地吐痰,树立文明新风。阿姨您好!这是我们的市民文明手册。”在绿春“红马甲”们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2021年疫情期间,全县3200余名志愿者奔赴强边固防突击一线,开展边境疫情防控、严防“三非”人员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承诺。此外,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组织开展“爱在星期六”“小手拉大手”“我为家乡写篇文”等10余项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受众达2万余人次,打造了绿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圈,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做好文明培育·点亮向上向善明灯 近年来,绿春县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大力挖掘道德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用选树出来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文明风尚。
李涛,生于1986年,中共党员,于2012年10月加入绿春县公安局。该同志自2017年5月进驻拉祜寨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因地制宜、稳定脱贫”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就地戒毒—革除陋习—恢复体能—恢复生产—发展产业”五个阶段工作,着力打造“五抓”(基础、整治、教育、生产、产业)的综合整治与脱贫攻坚模式,使拉祜寨群众从根本上实现了生理上脱毒、生活上脱贫、精神上脱困。该同志先后于2016年1月荣获个人三等功、2019年5月荣获个人二等功、2019年10月荣获云南省十大最美基层民警、2019年10月获绿春县扶贫先进工作者、2019年11月荣获红河州首届‘感动红河’人物荣誉称号,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凡人善举,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绿春好人文化蔚然成风,与这片“哈尼家园·生态绿春”造就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息息相关。
陈保荣,生于1985年,中共党员,现任绿春县大兴镇瓦那村党总支副书记。该同志是个务实且做实事的人,勇于担当,分内的事情从不含糊,“不该管”的事情他也要管管,举手之劳的事情不在话下,有危险的事情也总是冲在前头。2019年下四角村的一位村民,当天因为在高压线旁边玩耍导致触电,从两层楼的高度掉到地上,刚好被陈保荣遇到,于是赶紧在旁边挖土,把村民埋在土里几分钟再抱到县上的医院,因为触碰了触电者的身体,陈保荣也被触了电。陈保荣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体现了舍己救人、勇于献身的高尚情端。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绿春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同时,绿春县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户外宣传载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在城市主次干道、居民小区、街头绿地、公园广场等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制作悬挂户外大型宣传版面、墙体广告、工地围挡900余处,已订制印有创文宣传内容的围裙5000条,环保袋5000条,袖套5000双,学生文具袋1万个,纸杯4万个。制定并印发《绿春市民文明手册》2万册,以文明城市为内容的手机彩铃视频展现在所有移动手机用户进行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在广播、电视、网站及各类新媒体平台,策划开设“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丽绿春”专栏,刊登新闻稿件200余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活动室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抬头可见、附耳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