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
为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践行“三个工作法”,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充分参与到干部“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中,绿春县总工会积极主动作为,根据部室职责,精准高效服务、真干实干快干,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
通过县税务局税企互动系统数字工作平台、工会工作人员进企业、工会QQ群等渠道,积极宣传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对辖区38家小微企业工会进行一对一的政策、申报流程宣传解释,提高政策社会知晓率。及时、足额返还企业工会经费,县总工会收集资料,审核后及时返还工会经费,做到应返尽返。今年1月至6月,共计返还 18家小微企业工会经费6.24万元,将工会组织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有效推动工会事业发展。
加强促进就业及职业技能培训
县总工会以“春送岗助就业”“阳光就业暖心行动”等活动为抓手,结合县人社局建立的“绿春县就业驿站”平台,本着“一站式”及“妈妈式”的服务理念,对本县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就业政策、创业贷款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等咨询,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就业渠道。县总工会还积极推进“职工之家”“爱心妈妈屋”“职工书屋”等建设,组建“劳模工匠讲师团”,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线上线下统筹推进,继续强化工会就业技能培训,开展技能讲座和服务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实训职工,提升技能,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从业职业技能、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业能力。
做实解困帮困保障关爱工作
继续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工会“四季送”品牌活动。深入开展调查了解,摸清掌握受疫情影响的职工、企业、行业情况,强化帮扶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省州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等专项帮扶项目资金,广泛开展解困帮困走访慰问关爱活动。持续推进“职工驿站”“快递驿站”等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举办暑期职工子女假期托班、摄影、茶艺等公益课程培训。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工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疗休养和法律服务。充分传递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扎扎实实为受疫情影响的职工、企业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今年上半年开展慰问、送清凉等活动共计投入资金达77余万元。

扎实开展普法维权暖人心活动
开展“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服务行动,深入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宣讲,通过法律体检帮助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规范用工制度,帮助企业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实现企业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工作。健全职代会制度,探索“职工说法”“集体协商”等企业民主管理新形式,开展“律师下企业、班组”活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深化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助推消费
为创新工会服务手段,绿春县总工会认真研究制定普惠服务工作规划,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制服务,推进普惠服务工作纵深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普惠健康、文化、商场购物等特色服务项目,在符合有关规定情况下,积极探索开展团购农产品等富有工会特色的职工普惠活动,助推健康、文旅、餐饮等消费。鼓励全县基层工会通过以国家共同搭建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简称“832平台”)购买购买州内脱贫县、挂钩点的农副产品的方式发放工会会员法定节日慰问品,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共计消费收入达7万余元。让更多的会员普遍感到“职工之家”的温暖,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会员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助推联系点驻企解难题活动
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宣讲、大排查”“三服务”、工会干部到基层蹲点等活动,深入产改联系点企业、深入职工,全面了解企业、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出台更多惠及职工实际举措,切实助力稳企业、强主体。
今后绿春县总工会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条“生命线”的同时,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解决职工当前的困难,做好服务保障,把因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促进复工复产,真正把“娘家人”服务更加高效地落到企业的急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