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应急管理局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格局,以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紧盯水库大坝、河道堤防等防洪工程关键部位、山洪风险区,勐绿高速、元绿高速和国道219等重点道路交通隐患和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化品、消防、校园及周边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84处、重点地灾隐患点87个、国道219重点隐患15个、其他各类重大风险隐患34个、山洪灾害隐患19个。
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预案修编、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库,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强化对县级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备案;乡镇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监管企业结合行业、领域的发展特点,编制修订本行业、本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已修订完善县级专项应急预案26份,乡镇应急预案36份,企业应急救援预案27份。加强应急演练,组织开展绿春县“使命担当·2023”地震应急综合实战演练、“2023年绿春县防汛应急综合避险演练”和各乡镇各行业部门相继组织全覆盖地震应急综合实战演练和防汛应急综合避险演练,全县已开展应急演练205次,其中县应急管理局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13次。通过演练,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绿春县组建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共386支6546人,其中,县消防抢险救援队和大黑山镇消防抢险救援队38人;县森林草原防灭火队30人;县交通抢险救援队126人;县专业医疗抢险救援队94人;县民兵应急抢险救援队120人;9个乡镇抢险救援队伍共381支6138人。全县各类抢险专业救援车辆108台,其中,消防车8辆;森林防灭火车12辆;县交通局挖机34台,装载机42台,渣土运输车12台。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应急物资管理保障能力,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乡镇物资储备点,每年县级财政安排10万元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资金,各乡镇各相关行业部门按照部门特点分别储备相关物资。建设完成政府应急调度音视频系统(灾情会商系统),覆盖全县12个单位,项目实现省、州(市)、县(区)、乡镇四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音视频互联互通。加强应急救援通信保障,采购应急通信卫星电话11部,并加强卫星电话使用培训和调度,彻底消除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发生时出现的通信中断情况,确保在关键时刻应急指挥调度通畅有力,为应急处突抢险救援工作赢得先机。
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在全县暴雨、山洪、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立宣传栏,制作宣传片,利用新闻媒体手段开展科普宣教,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建立案例宣传跟进机制,灾害发生后结合鲜活的案例,及时跟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15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传物品3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