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绿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强化四项措施,全面筑牢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堤坝”,强力打造农村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加强安排部署,减少管理漏洞
确保责任落实“零缺位”
认真总结以往农村地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经验,科学分析研判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规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对农村地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加强隐患排查,减少事故风险 确保源头监管“零死角”
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两站两员”职能作用,仔细梳理农村地区面包车、农用车、中小型货车、摩托车等隐患车辆信息,对存在交通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车辆进行登记造册,并通知车辆所有人及时办理相关业务,劝诫农村地区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不文明交通陋习,共同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加大路面管控,减少违法乱象 确保秩序整治“零容忍”
农村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面包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是农村多发性违法行为,也是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主因。为此,绿春交警认真总结农村交通规律和特点,突出重点打击,坚持以严管保平安、以严查促畅通,组织警力深入农村地区重点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客车超员、酒驾、疲劳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全面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环境。

加强警示教育,减少交通陋习 确保宣传引导“零盲区”
组织警力深入各乡镇、集市等人流集中的场所,通过摆放宣传栏、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等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重点宣传乘坐违法车及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和多人共乘的危害与后果,全面增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