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绿春县:国家科技特派团科研项目促茶农增收

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4-03-04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绿春县借力国家科技特派团优势作用,引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业项目,探索实践“科研项目+专家基地+特色产业+农户增收”模式,以科技科研带动群众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科研项目引资金,破解茶产业发展瓶颈 在国家科技特派团的助力下,2022年10月,由中央组织部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春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落地绿春,项目落地后由绿春县委组织部牵头,绿春县绿鑫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鑫公司)具体承担,以产学研融合加快国家重点项目落地增收。该项目总引进资金600万元,已投入资金270万元。聚焦绿春县实现茶叶生产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茶园管理粗放、加工设备及技术落后、品牌化程度及资源利用率低等“卡脖子”问题,因地制宜,发挥良种优势,通过产业融合等方式,构建茶园生产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与技术体系,建设健康茶园。依茶叶品质形成为依据,以“节能、环保、可控”为抓手,研发使用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实现品质稳定、降本增效的茶叶加工目标;建立茶叶生产新技术示范基地、开展培训示范推广,科技助推乡村振兴。

专家基地探路子,补齐茶产业提效短板在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的指导下,绿春县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打造6个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从新品种引种、老弱茶园改良、加工设备节能化改造提升、加工工艺提升等方面共同发力,以产学研融合带动群众增收,全产业链式助力绿春茶产业提质增效。该项目技术拟推广40万亩以上,亩经济提高20%以上,可带动脱贫户1000户以上,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已完成100亩“乌牛早”和“龙井43”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10亩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10亩省级良种“紫娟”种植示范。此外,利用示范基地开展大叶千斤拔、榆黄菇、木耳等经济作物套种及茶园养蜂作业,总覆盖面积15万亩以上,组织茶园管理、茶树良种嫁接等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

联农带农促增收,打造茶产业特色品牌绿鑫公司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劳务用工、鲜叶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在产业链上建支部、聚党员、富茶农、树品牌,解决了当地茶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茶园管护标准低、采摘技术滞后,茶产业促增收致富不明显等问题,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效应,吸引当地农户就近务工创收。项目启动至今,累计支付劳务费用17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30余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发放入股公司的5个村集体分红14.3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绿春县组织县茶叶协会、蜂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多方资源,抱团参与首届南亚茶叶节及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等茶事活动,将绿春茶带到了国际平台进行展示宣传。通过项目搭建平台促品牌打造,“玛玉”“黄连山”品牌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彤瑞”“玛玉古王”“啊杷唆”3个品牌连续入选2022年、2023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