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绿春县2025年第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系列活动在绿春县城热烈开启,活动由绿春县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开班、非遗展示展演交流以及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学者及市民的热情参与。

开班仪式上,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和非遗领域的专家通过理论授课的方式,为学员们深入传授非遗的精髓与保护理念。培训内容广泛,涵盖了民间音乐舞蹈、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非遗类别,旨在培养一批技艺精湛、文化素养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绿春县文化馆副馆长 陈夏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活动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通过培训与交流,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开班结束后,来自绿春县各乡镇的8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交流技艺,共同见证非遗的璀璨与活力。悠扬的民间音乐、生动的民俗表演、动人的说唱内容,路过的观众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赞不绝口。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用小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活动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很多其他非遗项目的精彩表演和精湛技艺。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地展示和交流,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也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我们能够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然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和魂,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和传承。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展示和交流,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
夜幕降临,文化惠民演出作为活动的压轴大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出活动以“送万福进万家•非遗过大年”为主题,通过舞蹈、歌曲、器乐、说唱等多种形式,将《哈尼情歌》《阿茨》《哈尼拉吧》《四季生产调》《都玛简收》《跳鼓舞》《传承·扇韵》《踏过春山》等民族智慧的结晶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与创新精神,为现场2800余名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让观众沉醉其中,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普及。它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绿春县的非遗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绿春县将继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