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绿春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9-09 浏览次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早在一千多年前,居住在绿春这块热土上的哈尼先民,他们就对“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开挖了德表倮岗水沟(大寨窝拖水沟),引水灌溉,从事农耕。之后,随着民族迁徙,内地先进文化的引入,生产力的发展,水利建设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限于历史条件,水利建设总体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农田水利设施分散,水利化程度低,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灌溉用水难以保证,只能“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绿春县成立以后,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水资源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水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的形势,几代水利人与英雄的绿春儿女一道奋力拼搏,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兴水利、治水害、保水土伟大实践,持续加大水利投入,推动了绿春水利空前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水利建设硕果累累。

绿春水利人秉承“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以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理念,积极探索与实践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治水、兴水、管水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大力发展“生产水利”,优先发展“小康水利”,加快发展“幸福水利”,坚持“蓄、引、提、调”并举,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截至2019年,绿春县共建成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4座、坝塘10座、窖池185个、泵站1座、 集中式供水工程808处,自来水普及率100%。水库总库容2058.69万立方米,年末库塘蓄水33万立方米,水库工程年供水能力达3896.82万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3.1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9万亩。治理中小河流8条长34.51公里。

绿春县水务局

201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