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务服务管理局:
半年来,绿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配合下,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1、完善事项目录及办事指南情况。一是完善事项目录。我县事项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分类要求,全面梳理编制直接面向公众提供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并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网上服务大厅集中公布,并实时更新、动态调整,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的政务服务。截止2018年6月30日,全县共梳理入库事项6115项,其中:行政职权入库5688项(行政许可311项、行政给付25项,行政处罚4914项,行政确认131项,行政征收49项,其他行政权力258项),公共服务事项290项,内部审批事项137项。二/三/四级事项数为706项,占比为58.78%,已达到省级要求的二级以上事项占总事项(除行政处罚入库数据)的40%以上。已全部通过事项系统入库运用。二是完善办事指南。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进行实时调整,服务事项准确度已达到省、州要求,并将各部门的办事指南纸质版摆放在政务大厅窗口。
2、进驻实体大厅部门及事项办理情况。我县政府直接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服务的部门有36家单位,进驻本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有18家。截止2018年6月30日,县级累计受理办件11953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办件8412件、公共服务事项办件3541件;乡级为民服务中心累计办件共17360件,按时办结率100%。
3、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情况。一是网上平台建设。为方便群众找到和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我县网管中心已将县政府门户网站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前端进行整合,切实解决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与政府门户网站“两张皮”的现象,做到互联网用户整合、事项统一和网上申报渠道无缝衔接,确保实现我县政务服务的入口统一。二是网上办理程序。我县认真核对网上大厅公示的办事指南、材料名称、依据等内容,并提交规范表、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等,实行在网上“一键申请、一次审批”,为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三是网上办件。截止2018年6月30日,全县受理通用审批办件5850件,其中窗口接件1755件,已受理1978件,已办结2029件;网上申报3589件,已受理3587件,已办结3588件;发布政务动态信息474个;收到咨询投诉件1件,已按时回复。
(二)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作情况
1、贯彻执行中央、省、州投资审批改革情况。一是我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云南省2016年本)的通知》(云政发〔2017〕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7〕79号)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发〔2017〕123号)要求,由县发改局牵头,参照州级模板全面梳理同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明确事项权限范围,并对事项目录清单、办事指南实行实时动态更新管理机制。二是自正式启用云南省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平台以来,我县各部门项目报件、各企业法人申报项目均通过审批平台进行联动审批。
2、事项入驻及动态管理情况。我县投资项目审批入驻政务大厅的单位有14家,进驻审批事项54项,已全部在云南省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平台上进行串联,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全网络化流程办理,实行“一项、一码、一表”流转项目,并对事项目录清单、办事指南实行实时动态更新管理机制。截止2018年6月30日,共计受理项目合计302件,分发事项合计322项,投资概算达109.85亿元,其中审批类281件,核准类4件,备案类17件,已办结295件,审查中2件,办理中8件,限时办结率达100%。
3、认真落实“会议协调、并联审批”工作。一是定期召开并联审批会议。由县发改局召集涉及的县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等14家投资项目审批部门负责人,开会确定投资审批事项,研究并联审批联动机制,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机制、项目化管理机制、协调调度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二是开展业务培训。由政务局召集14家投资审批部门业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如何申报项目、如何审批进行了强化培训,并将培训材料分享给各审批部门随时翻阅操作学习;三是严格监控部门审批信息。通过系统实时监控进入投资审批系统运行的投资项目审批信息,审批时限及审批后开竣工备案情况,做到实时提醒,按时办结。
(三)执行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工作情况
我县投资审批中介超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非禁即入”的原则,采取全部网上入驻和部分实体入驻2种方式。目前,我县的中介服务事项与省州服务平台共享,范围涉及咨询评估、勘察设计、测量调查、检测服务和其他5个类别153项资质类型。截止6月30日,我县在投资项目审批中介超市发布采购项目4个,选取结束4个,签约项目4个,履约结束2个。
(四)接听96128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情况
接听96128专线电话59次,转接成功57次,转接成功率100%,满意率100%;12345热线共受理有效工单10次,其中办结数10件,退单数0件。诉求工单中,涉及咨询类1件,投诉类9件。
(五)运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情况
按照省、州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市县终端设备清单要求,结合绿春实际,先后采购了投影机、评标桌、空调、电脑、终端、监控等设备,并改造修缮了开、评标室,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目前,我县已全面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在电子化平台上运行。截止6月30日,共进场交易67宗(工程建设交易远程异地评标12宗),总成交金额25003.87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723.35万元,比评估价多21.6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进场交易42宗,成交金额21062.79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678.05万元;政府采购进场交易13宗,成交金额1978.33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45.3万元;国有产权进场交易10宗,成交金额89.15万元,比评估价多21.65万元;国有土地挂牌出让2宗,成交金额1873.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实体平台建设方面:一是服务大厅面积小。我县政务服务大厅面积为355㎡,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积355㎡,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办公面积最大的是大兴镇158㎡,最小的是平河乡36㎡,乡镇全部相加也仅有684㎡。二是办事地点分散。我县政府部门直接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服务的部门有36家单位,目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仅有18家,比例为50﹪;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县人社局、县残联、县市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在政务服务大厅以外设立服务大厅。
(二)办理服务事项方面:一是事项不集中。我县公布的县级部门行政职权事项为773项,进驻本级服务中心事项为172项,比例为22﹪;公布的县级部门公共服务事项为290个,进驻本级服务中心事项为20项,比例为7﹪;乡镇服务事项不规范、不统一。二是授权不到位。投资项目集中审批和政务服务行政职权事项授权不到位,现场办结率低。
(三)网上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实际应用不广泛。网上大厅注册用户量少,网上办件量偏低,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移民局、人社局等15个部门截止2018年5月30日办件量为0。二是网上大厅内容不完整。各部门、各乡镇不同程度存在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缺失、表述不准、归类不合理等问题。
(四)公共资源交易方面。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缺乏,我县住建入库专家5名,水利入库专家6名,交通入库专家2 名,环保入库专家4名,即使通过多方努力保证现有专家都能够到场评标,也形成“评标常委”“评审专家专业户”的隐患,长此以往,很难保证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三、下步工作
我局认真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政府机构窗口服务督查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8〕37号)、《红河州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红政办发〔2018〕34号)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并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实体平台建设、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平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迅速提升我县政府机构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