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对口帮扶下,绿春县沪滇扶贫协作工作认真按照“精准施策、提质增效”的脱贫攻坚工作主题,紧紧围绕贫困退出工作,把沪滇扶贫协作较好地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全局中,全方位助力贫困退出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统筹各方合力推动。为认真开展好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绿春县制定下发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和实施意见,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县级成员单位43个、乡镇9个,成员共57人,统筹指挥全县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构建了“县负总责、部门联动、乡镇包干、村抓落实”的沪滇扶贫协作责任框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
——强化项目推进,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一是加快推进了2017年项目的实施进度,共完成投入资金1091万元,目前,所有工程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共完成建设村活动室5幢2020平方米、完成村内道路硬化8626米、场地硬化65米、人行步梯76米、排水沟6046米、垃圾处理池7个、公厕11间、挡墙8堵846立方米、太阳能路灯126盏、板栗种植2000亩、鸡舍291间发放鸡苗175028只、有机茶园改造3346亩、猪圈54间;二是加强推进2018年上海帮扶项目实施,总援建资金14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公厕、垃圾处理池、文化活动场所、路灯、挡墙、蓄水池、猪圈、肉牛养殖基地建设等,目前,项目资金文件已下达到县,全部工程采取了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招标,经过组织专家评审,下达了成交通知书,已启动实施。
——强化汇报对接,携手行动助力攻坚。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北新泾、虹桥三个街道办事处已于2017年11月与绿春县四镇五乡结成了帮扶对子。该县各乡镇加强了与长宁区各街道的对接汇报工作,2018年以来,已对接汇报3次,并申报了项目需求,项目建设内容覆盖了危房改造、产业路建设、人畜饮水、改厕改圈、生猪扶持、垃圾池建设、广播站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计划投入资金150万元,目前,项目方案已上报,近期内批复后可启动实施。另外,通过长宁区的牵线搭桥,按照“万企帮万村”行动的工作要求,积极申报了绿春县贫困程度较深的4个村委会贫困状况和发展规划,配合上海方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
——强化教育扶贫,公益帮扶爱心助学。组织开展了腊月暖冬行动,长宁区教育基金会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全面筹集各种物资,并促成衣恋集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价值达100余万元的物资捐赠,直接受益绿春县建档立卡困难学生5000余人次。积极发动长宁区各界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目前,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委员会组织15家企业和155名党员、爱心人士募集34.8万元,资助绿春县孤儿、特困家庭小学生、中学生共498名(小学生每人资助600元,初中生每人资助1000元)。上海美天食品有限公司爱心人士结对资助10名三猛乡爬别小学特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600元,连续资助3年。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携程旅游集团公司捐赠33台笔记本电脑,帮助平河镇巴龙小学援建电脑教室。上海长宁区儿童基会帮助协调援建绿春一中美术教室,配置相关教学教具价值6.8万元,博世公益投入3万元援建大兴镇老边小学鼓号队及校园广播。
——强化劳务协作,增加收入助推脱贫。加强沪滇扶贫协作机制劳务方面的合作,通过联合人社、农科等相关部门,仔细调查了绿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制定了《绿春县沪滇劳务协作工作实施方案》,使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开展。截至目前,共举办20期培训班,参训人数1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0人,培训内容涵盖了钢筋工、砌筑工、电工、焊工、家畜饲养、电子产品精包装等专项技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劳务输出,3月3日,由绿春县委县政府组织,联合开展了“绿春县2018年沪滇劳务协作转移就业、绿春县2018年春风行动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绿春县2018年百乡千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其中:参加招聘会的上海市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和上海邦芒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提供就业单位43家,提供就业岗位3687个,做到“零距离”送服务、送信息、送岗位,为绿春县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择业平台,目前,通过政府有序组织输出、登记造册的有1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人。
——强化妇儿工作,齐心推进脱贫攻坚。十分重视开展妇女儿童工作,3月,上海市儿童基金会、长宁区妇联、上海市胸科医院、春秋航空联手“爱的传递”云南红河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首先在绿春县贫困家庭中进行了摸底调查,经过排查,筛选出了3名先心病患儿到上海市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3名患儿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6岁,目前,通过治疗,患儿已基本康复。6月,由共青团长宁区委员会、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上海各界爱心人士等发起的携手绿春县“让我看见你的梦”公益拍摄活动在绿春县戈奎乡俄马小学启动,七位学生和一位教师受益其中,公益摄影团队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
另外,县妇联积极参加了上海市长宁区妇联与云南省红河州妇联开展的“对口帮扶大联盟”中,目前,第一项帮扶合作项目“绣娘大联盟”正式启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协调促进了两地妇女的交流联谊与合作,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强化产业帮扶,开展红米认领行动。积极协调长宁临空园区党委、长宁民政局以及社会企业产业扶持项目组,开展“百亩红米稻田公益认领行动”,目前,已在平河镇略马片区确定了200亩的红米种植基地,共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红米种植基地可实现平均单产350公斤,种植区年产红米稻谷7万公斤以上。目前,绿春县红米种植基地合作社种植管理模式已启动实施,上海企业公益认领购买协议近日内将签约后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