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政务服务管理局2018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来源:绿春政务局 发布日期:2018-05-10 浏览次数:

绿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政务服务管理局的指导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绿春县政务局2018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务服务平台完成情况

1、事项梳理入库情况。截止2018年3月31日,全县入库事项共计6035项,其中:行政职权入库5646项(行政许可309项、行政给付25项,行政处罚4914项,行政确认91项,行政征收49项,其他行政权力258项),公共服务事项252项,内部审批事项137项。二/三/四级事项数为686项,占比为60.87%,已达到省级要求的二级以上事项占总事项(除行政处罚入库数据)的40%以上。

2、政务服务运行情况。2018年第一季度,县级累计受理办件9882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办件7308件、公共服务事项办件2574件;乡级为民服务中心累计办件共12221件,按时办结率100%;受理通用审批办件2936件;发布政务服务动态信息202条;网上咨询件1件,投诉0件,已按时回复。

(二)投资项目审批完成情况

1、项目梳理入库情况。截止2018年3月31日,共梳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59项,审批目录三类:备案类18项,核准类42项,审批类38项,已在云南省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平台上进行串联,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全网络化流程办理,实行“一项、一码、一表”流转项目。

2、项目审批完成情况。2018年第一季度,共计受理申报项目22个,审批类项目16个,核准类项目2个,备案类4,涉及审批事项28项,投资概算9.73亿元,并联项目7个,联动项目8个,准予审批14件,不予审批1件,办理中6件,按时办结率100%;

(三)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完成情况

投资审批中介超市选取以“竞争选择、一事一选”为原则,通过“随机抽取或网上竞价+随机抽取”的方式,以最低报价确定中标单位。2018年第一季度,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共发布采购公告2个,签约项目0个,履约结束项目0个。

(四)96128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完成情况

按照省州96128、12345便民服务热线相关要求,24小时畅通政务服务便民咨询电话。2018年第一季度,我县各部门接到96128专线电话32次,转接成功31次,转接失败1次,转接成功率达100%;满意数31,满意率100%;接听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工单6件,其中办结数6件,退单数0件,诉求工单中,涉及咨询类1件,投诉类5件。

(五)公共资源交易完成情况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阳光交易、规范管理、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把项目进场受理关、信息发布关、专家评委关、资料归档关“四关”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并实行电子化平台交易。2018年第一季度,共累计进场交易25宗(电子化平台交易20宗),总成交金额178409.4003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377.5597万元,比评估价多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进场交易9宗,成交金额6543.2603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342.0397万元;政府采购进场交易11宗(PPP进场交易1宗,成交金额 171000万元),成交金额 171801.04万元,中标价比预算价少35.52万元;国有产权进场交易4宗,成交金额40.1万元,比评估价多0万元;国有土地挂牌出让1宗,成交金额25万元,比评估价多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务服务入库事项不统一。各乡镇、各部门的行政许可、内部审批、办事指南、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模板不统一,导致事项类型不统一,出现同一事项不同类型情况。

二是部门对投资项目审批权力的公开运用不够重视。个别部门在运行投资项目审批权力时为图方便,未进入投资审批系统公开审批,只有省级、州级要求进入投资审批系统进行联动审批时才会进入系统申报事项。

三是投资审批中介超市运行滞后。个别部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推进中介超市建设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行业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能力弱,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严重不足,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我县住建入库专家5名,水利入库专家6名,交通入库专家2 名,环保入库专家4名,即使通过多方努力保证现有专家都能够到场评标,也形成“评标常委”“评审专家专业户”的隐患,长此以往,很难保证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规范进驻事项。按照蒙自市、开远市的录入事项模板,规范完善我县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争取实现“事项、人员、授权”三到位,确保群众在大厅内办成事。

二是提高投资项目审批能力。以行政审批事项为抓手,按照发改部门梳理的事项清单,逐个部门、逐个事项进行对照落实,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推动各部门投资项目审批进入中心。

三是继续加大对中介超市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媒体、报刊等着力强化公众对投资审批中介超市的认知度,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由过去的找关系变成找市场,由过去的重关系变成重服务,进一步杜绝部门体外循环、中介乱收费等现象。

四是规范运作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努力实现“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省统一规范、全省共享共用”的工作目标,严格执行专家临时抽取、封闭评标等制度,规范运行和管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规范资源交易市场环境、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预防权力腐败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