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绿春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取得效果

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4-08-2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绿春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全力实施一批补短板和固根基项目,奋力谱写绿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7亿元、同比增长7%,位列全州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09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2亿元、同比增长9.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5元、同比增长5.8%,绿春县经济指标明显增长的背后,主要从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1抓实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是绿春最美的底色,也是绿春最大的资源优势,该县拥有76.02%森林覆盖率和130万亩的绿色产业,只有把绿色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县25.5万亩茶叶年产量达2.57万吨、产值5.25亿元,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140个。同时,有序推进碳汇交易工作,完成GEP与GDP双核算、双运行试点工作。生态产品总值和地均价值分别为1061亿元和3426万元/平方千米。积极发展和储备新能源项目,正在推进分布式光伏、茶光互补光伏电站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其中,机耕路光伏为全省首例,为多途径发展光伏产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抓实文旅融合

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春品牌建设,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旅游节列入10条红河精品秋游路线之一,稳步开发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哈尼梯田、李仙江流域等旅游资源,有序开展“一季一节”节庆文化旅游活动,成功举办早春玛玉茶开采节、丰收节、火把节等特色活动,接待总游客114万人次、总收入达13.2亿元。

3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积极发展橡胶、香辛料、梯田红米、澳洲坚果、人参果等特色产业,有力带动群众实现增收。上半年,培育农业企业10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80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投入东西部协作、中央、省州定点帮扶等资金7175万余元。第二季度,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8608元,同比增幅9.85%,消除风险1404户6185人,坚决守牢返贫底线。

4抓实城市建设扩容提质

城镇化低、县城总体功能薄弱一直是绿春经济发展的短板,该县以削峰填谷片区开发为重点,全力提升城镇化率和城市功能。目前,道路管网、阿倮欧滨大酒店、商业广场、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思源实验学校、新区幼儿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县公安局、供电局业务用房全面竣工,建成第二自来水厂,应急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营。现在,正有序推进房地产项目供地等工作,计划用2—3年时间把削峰填谷片区建成集商业、住宅、公共服务等完善的新城区。

5抓实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该县始终肩负起新时代强边固防重大政治责任,坚决管住边境、守好国门。全面推动边民互市贸易改革试点,完成跨境结算账户开设、“边互通APP”注册、个体工商户设立等工作,实现边民互市贸易额674万余元。积极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大头拉祜寨列为云南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建成48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云端二甫·幸福边关”“雄关堡垒·梅尼新寨”“幸福边寨·生态杯倮”等一批美丽村寨展现兴边富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