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葱茏、溪水潺湲,车行山间,青峰白云扑面而来;红瓦白墙、茶树掩映,漫步村庄,田园风光宁静而和谐;勤劳肯干、生活惬意,所到之处,百姓富裕民风淳朴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绿春县大黑山镇马鹿塘新村,今天,我们的镜头将要给大家探寻这个普通的小山村走向小康的“幸福密码”,看他们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一步步把小康生活的美丽愿景变成现实的。
马鹿塘新村位于红河州绿春县大黑山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距县城118公里。据了解,全村共165户733人,是自2016年启动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建设以来,分别由普梯、么盘、马大、阿六寨、大田5个村民小组搬迁聚集而成。这个新组建的村子在各项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优化,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和人居环境颜值一路飙升,并于2020年成功被评为“2020年度红河州文明新风示范村。”
走进马鹿塘新村,首先入眼的便是一幅“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一排排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幅幅闪眼的党建宣传画,绿意盎然的茶园子、人来人往的文化广场,村民们或休闲运动或健身跳广场舞、孩童们围在老人身边打闹嬉戏,其乐融融…”的美丽画卷。
沿着蜿蜒的村路走去,蓝天白云之下,山峦叠翠,白墙红瓦间透露着浓浓的田园气息,一阶阶层层叠叠的茶树,传递着淡淡的乡愁。此时正是秋茶采收时节,农户们正在茶园里忙碌着,双手上下翻动间便灵巧地将茶芽采摘进茶篓,不一会儿,一篓篓秋茶便运出了茶园…另一边幸福廊桥步道则静静地围绕在茶园四周,这样的茶园每家每户都有,只是大小不一,形成了独特的绿春传统村居风情。

在具体工作中,绿春县大黑山镇依托马鹿塘新村的 “立体气候”优势作出合理的规划开发,目前已发展建设4200亩的生态茶园,园内还套种梨树、桃树,套养鸡、养鹅等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茶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同时,投资300余万元建设马鹿塘茶叶加工厂,配有先进的杀青机、烘干机、揉茶机等现代化的专业制茶设备,可完成日均800公斤-1500公斤鲜叶加工的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近1600余户农户的茶叶生产及加工。年产干茶15吨,经济创收100余万元,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一条龙,真正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如今的马鹿塘新村环境优美、居民安居乐业、发展潜力十足。但也只是绿春县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绿春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结合各村实际,积极采取做强党建引领、做美传统民居、做优特色产业等措施,大力发展茶叶、蔬果种植、家禽养殖等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有了稳定门路,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在绿春大地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