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务要闻

绿春县坚持生态脱贫新路子做好林业经济新文章

来源:县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8-06-14 浏览次数:

绿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促发展“齐步走”,努力践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打造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连结体,因地制宜、精心规划、按需帮扶,出实招、下硬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打造护林先锋队,助推脱贫攻坚战。成立“护林先锋队”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996人,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575人,省级财政资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421人,按每人每年不低于8000元标准支付劳务报酬,按月发放,受益贫困人口达4192人。

二是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利用退耕补助增收,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7.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涉及4镇5乡78村(社区) 218小组,受益7623户,384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71户,14929人,面积达2.56万亩,兑补到农户资金达5150万元。

三是发展生态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立足山地资源,因地制宜,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做强商品林、茶叶、八角、核桃、草果,低热河谷地区发展橡胶、澳洲坚果、砂仁,林下种植板蓝根等中草药的立体模式规划布局。2014年至2017年,共实施森林抚育8万亩、低效林改造7万余亩、造林直补3万亩、商品林10万亩、砂仁3.27万亩、板蓝根0.11万亩、澳洲坚果1.6万亩。2017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34394万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达到1900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900余户,3.5万余人。

四是精准发力,积极探索“造血”式扶贫。助推林业技术扶贫,坚持“富口袋”先“富脑袋”,坚持变“输血”为“造血”,将生态种植和管护技术送到贫困户手中,传授技术、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实现精准扶贫。近三年来,开展杉木、砂仁、桤木等种植技术培训10余期,八角、橡胶等提质增效5期,制作技术培训电视栏目3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