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务要闻

绿春:“四新力量”助脱贫

来源:中国红河网 作者:何学林 卢智泽 发布日期:2018-04-02 浏览次数:

新时代、新风气、新产业、新榜样。3月10日,一场寻找绿春“最美脱贫人”的评比投票活动在骑马坝乡骑马坝村进行,村民们把自己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符合评选标准的人。

今年以来,绿春县按照党建引领,建设新产业、培育新民风、助力奔小康的工作要求,用“四新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先后开展道德评议活动700场次,评选出100余名脱贫先进典型,思想教育转化扶贫千余人,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时代思想统揽全局

3月12日,绿春县半坡乡党员李元昌正在自己的胡椒园里除草、施肥。今年,他家的胡椒产量预计突破2吨,产值将增加4万元。

李元昌的这片胡椒林也是半坡乡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的实训基地。绿春县针对广大贫困群众普遍面临缺思路、缺技术、缺资金、缺销路“四缺”难题和党建与脱贫攻坚“两张皮”倾向,紧紧扭住“扶贫先扶志(智)”这一“牛鼻子”,采取“强组织、建基地、育能人、扶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在各乡镇建立1个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抓实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养一批脱贫致富“明白人”“带头人”队伍,找到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补齐了双志(智)短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党建脱贫“双推进”。

在建成30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的基础上,2017年,绿春县加大建设力度,启动建设26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农村党支部全覆盖。与此同时,该县还分批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成为致富能手,绿春县80%以上的村组干部、60%以上的农村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1项致富技术,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至少有2名“明白人”“带头人”。

新风气教育催生动力

绿春县域内以拉祜族为主的民族“直过区”涉及全县5个乡镇5.3万人,黄连山地区、直过民族区、边境线片区“三区叠加”使得绿春县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特殊的难题。

用新风气激发原生动力,如同扁鹊兄弟治病,需要源头堵漏、因病施策、标本兼治。思想植根,一场“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爱劳动“五爱”精神主题活动在绿春县火热进行;文化塑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村规民约、文明礼仪、脱贫标兵、道德模范等内容融入各村道路和文化墙;文艺节目下乡来,民族语言电影、广播放起来,良好的文化熏陶在贫困群众中刮起了一次头脑风暴。痛击陋习,出台《绿春县革除陋习促脱贫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反对封建迷信、遏制陈规陋习;清除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等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红白理事会主动介入红白事操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如今,“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低保买酒喝”的现象已经成为绿春县个别贫困地方的历史,轰轰烈烈盖洋楼,全家出力把账还已成为新的风景。

新产业模式加速发展

“现在政府帮我们理顺了胶林管理体制,我家3公顷胶林,去年政府每0.067公顷扶持5包化肥,培训割胶保胶、施肥管理等精细管理技术,修了胶区公路,建了橡胶颗粒加工厂,出胶率高了,品质提升了,生产成本保障了,按照今年每斤13元计算,年纯收入5万元是没问题的。”半坡乡4队胶农白露的话,正是绿春县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后的生动实践。

产业兴,百姓富;产业强,脱贫稳。绿春县有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禀赋和8.8万公顷的绿色生物产业。在产业脱贫带动下,绿春县积极引进橡胶加工龙头企业,全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6个,发展产业协会22个,组建胡椒、橡胶、茶叶、八角等产业专业合作社15个,带动全县7540户贫困户依靠龙头企业增收致富。

“绿色能源带动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模式将加速脱贫,做足‘绿’文章,是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强大的优势产业后盾。”该县积极推进晋思路一号桥、规洞河坝、牛孔河坝、漫洛河坝等为主的生物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在园区经济的拉动下,茶类、菌类、米类等一批“土产品”成为绿色产品中的“香饽饽”,“绿春绿茶”“哈尼秀峰”等4个茶叶品牌相继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打出了绿春名片。随着黄连山丫口宣教中心、“哈尼神山·阿倮欧滨”公园等一批生态民俗旅游景点相继开放,绿春县通过采取“基层组织+劳务公司+基地培训+企业用工+制度管理”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模式,又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务工收入。

新榜样发挥“酵母”效应

最近,党的十九大代表、绿春县大兴镇大寨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招飘格外忙。“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脱贫要精准施策,要从根上脱贫,我要用我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早上,高招飘把育好的鸡苗分给农户,下午她要组织农户开展大棚蔬菜、养鱼知识培训,第二天她还应邀到其他乡镇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村民王先山怎么也没想到,他带头学汉语,整治村寨环境卫生的事第二天就得到了驻村干部的表扬,还被评为进步典型。

榜样汇聚力量,榜样激人奋进。绿春县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采取“培育一人、带动一群、成功一片”助力脱贫,通过电视媒介、文化墙等形式,让脱贫致富带头人走上讲台,分享创业故事,讲述心路历程,共谱脱贫新曲。“看到身边的人上电视,既高兴又羞愧,我又不缺胳膊少腿,他行我也能行。”绿春县大兴镇岔弄村村民卢德风说。

有能、有为、有位,近年来,绿春县为了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和村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把农村群众培训成产业发展大户和能人,把产业发展大户和能人择优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后备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