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入带动。形成橡胶、胡椒、有机茶示范区等多维产业模式,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增收难问题。就业融入推动。利用“基层组织+劳务公司+基地培训+企业用工+制度管理”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模式,开设生猪养殖、烹饪、茶叶种植等专业课程,充分利用9个工作服务站和83个工作服务点,实现人才与公司需求双向流动,解决增收慢问题。截至目前,建立种养示范基地31个,建立利益连结的新型经营主体94个,覆盖贫困户21825户。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24217人,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100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