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绿春县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绿春县:搭建“沟通”桥梁 促进民族团结

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09-28 浏览次数:

近年来,绿春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立足边疆、民族、边境地区实际,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促进电信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坚定履行“共建共享”使命,着力服务数字社会和赋能各行各业,全力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为绿春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通信力量。

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绿春县始终将通信保障列为重要的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退缩,无论是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通信中断,还是重大活动、项目建设的通信保障,通信人员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服务、及时处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通信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基站建设方面,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及边疆民族地区的通信需求,围绕县、乡、村、交通要道、边境一线4G、5G信号覆盖这个中心为目标,助力深化“数字绿春”建设。截至目前,全县通讯线路总长度超过8500公里,通讯物理基站729座,逻辑基站1973个,其中5G基站561个。

全县92个行政村及社区均已覆盖4G、5G网络,全县803个村民小组4G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5G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0%。让各族群众实现网络覆盖和互联互通,让语音、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更为便捷,不仅有助于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和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务实创新、攻坚克难。面对县域通信基础设施薄弱、覆盖不均、雨季天比较长等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惧怕困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每一个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在基站建设中,通信人深入偏远山村勘察选址,协调解决土地征用、资金保障等难题,推动全县通信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在通信保障工作中,建立“分片包联快速响应”机制,组建应急抢修队,分布到各个乡镇,确保基站故障30分钟内快速响应、1小时内完成修复,全年基站运行稳定率保持在95%以上,确保通信网络在极端天气下不断联、不退服,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

心系群众、服务发展。始终将群众需求和地方发展放在首位,把通信服务作为连接民生、助力发展的纽带。针对偏远乡镇村庄群众“上网难”问题,主动规划,快速建设,让山里的农户也能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多年来,绿春县秉持“通信不断、服务不止”的理念,走遍服务绿春县的每个村村寨寨,让信号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用通信力量托举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为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