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3-01269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政民综合
发布机构
绿春县发展和改革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7-12
信息名称
解读《绿春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日前,绿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绿春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便于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更好了解掌握《实施方案》相关内容,现就《实施方案》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编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怎样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七大数字经济产业”和“十大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顶层规划文件,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指明了方向。 

  省委、省政府将数字经济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结合《“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红河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绿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主要目标 

  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紧盯前沿、无中生有,延链聚合、有中生新,集群发展、新中生优的路径,培育大数据、软件、物联网、数字农业等产业;形成多元化数字产业集群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融合应用为引领,打造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典型示范。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的抓手路径。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基建保障,有力赋能全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到2024年底,全县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和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市场主体多起来。到2024年底,全县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3727万户、年均增长15.7%,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13户;企业数量达到0.3168万家、年均增长25.6%,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达到30家。 

  ——市场主体大起来。到2024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下简称“四上”企业)数量达到49 家、年均增长11.4%,力争实现倍增。大力扶持“链主”企业,积极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 

  ——市场主体活起来。到2024年底,全县市场主体活跃度达到7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例超过53.5%;新增市场主体提供就业岗位44263.5个左右。 

  ——市场主体强起来。到2024年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600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00个以上;规模(限额)以上涉旅企业7家,特色小微涉旅企业30家,新业态企业2家,等级旅游民宿1家。 

  三、《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一)数字要素驱动业培育工程 

  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依托省州数据服务产业园,重点引进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分析等数据服务企业。实施“大数据+”计划,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融合应用试点示范评选,研发推广成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探索构建数据交易体系,搭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促进数据资产有序流通,打造“存储计算—治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交易—人才培养”大数据全产业链培育人工智能产业。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区位优势及红河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工程中心等基础平台。积极引入国内知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及企业,建设绿色、低碳智算中心,建立人工智能数据、算力和算法资源输送通道,提供AI模型训练、数据标注等基础业务支撑实施5G和卫星应用计划。加快5G建设,推动向加工制造、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运用,促进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医院、5G+智慧教育等创新应用落地。运用5GVR/AR等技术,发展数字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面向资源环境、生态保护、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等领域,积极发展卫星应用产业。2023年新建以监测预警暴雨、山洪、地质灾害为综合一体的自动气象站59套。到2024年,建成5G基站363个,实现“5G+”应用示范零的突破推动物联网运用产业发展。围绕智能终端运用,重点发展运用车联网、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传感器,积极招引NB-IoT(窄带物联网)、LoRa(低功耗无线局域网)、WiFi6等技术在生产企业的运用。以物联网应用切入,实施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计划,重点推动物联网在农业、制造业、交通、消防、水利、气象、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每年积极推荐参与评选物联网省级典型示范应用项目积极引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采取主动招商等方式,积极吸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逐步布局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高端领域。为县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持续开放云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基于自主可控基础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测试和安全服务生态。围绕信息技术管理咨询、测试评估、信息技术培训、信息系统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等领域引入并培育本地信息服务企业,助力重点行业和领域专业化信息技术提升,鼓励企业积极发展微服务、智能服务等服务模式。 

  (二)智能制造赋能工程 

  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大力引入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探索多种合作模式,重点建设面向水泥制造、橡胶加工、茶叶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积极建设服务于绿春县及周边区域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鼓励本地企业基于内部实际需求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企业节点。大力支持本地龙头企业联合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共同建设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提供设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共性服务。鼓励龙头企业联合软件开发企业开发轻量应用和微服务,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的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积极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国有企业两化融合带头引领作用,通过财政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着力培育本地工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引导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消费品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全域数据,开发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产品定制化生产、渠道精细化运营,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支持特色农产品、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综合运用设备物联、生产经营和外部环境等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提升资源加工、储存、运输等流程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支持规模以上业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数字车间和数字工厂建设,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园区企业、共达水泥有限公司技术开发运用及智慧工厂等项目。积极参与评选省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30%以上的规模以上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完成生产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 

  (三)数字农业发展工程 

  加快农业数字技术赋能。围绕“一县一业”茶叶产业、蔬菜、水果、中药材、梯田红米、橡胶等绿春县高原特色农业,加大5G、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定位等数字技术在耕种、资源环境监测、采收、销售等生产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设施园艺的集成应用,构建茶叶、果蔬等主要种植品种作物生长决策模型,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现代装备在规模畜禽养殖领域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普及推广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环控、视频监控等设施,提高畜禽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构建农业数字化应用体系。构建绿春县高原特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县土地要素、农作物、土壤、气候、水肥等专题数据库,打通农业生产、农业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全环节,链接农户、农资、农技、农产等市场,有效支撑农产品种养殖技术优化、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安全追溯与农业技术服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农村电商支撑保障。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全县统一的高原农业特产馆或农产品旗舰店,支持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打响“绿春玛玉茶“绿春四季”公共品牌。重点扶持县内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扩品,培育若干中小电商品牌。打造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推动物流配送管理、冷链监控、仓储管理、包装等数字化改造。到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0.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工程 

  大力培育智慧生活场景。积极推进养老育幼、家政、体育场馆等生活服务市场主体“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搭建本地化的生活服务平台,采集、存储、治理与分析本地生活消费与服务数据,实现数据本地化、应用特色化、服务便捷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拓展在线技能培训等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支持打造智慧商圈,鼓励商场(超市)、商贸企业和商户开展数字化改造,以SaaS工具为牵引帮助企业实现基础的商品、订单、门店、交易、客服等功能,沉淀交易数据、用户画像,提供综合的营销、运营、供应链服务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有序推进沉浸式全息式体验馆建设,配备VR眼镜、智慧语、音导览讲解。按照“康养+文化+旅游”的沉浸式体验游模式,把“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和“沿边跨境旅游文化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红河州哈尼文化之根、民俗之魂均发源于绿春,绿春具有引领红河哈尼文化旅游发展的潜质,为绿春县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到2024年,绿春将以“生态哈尼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腊姑和桐株梯田为核心,以李仙江热带雨林观光和戈奎哈尼饮食歌舞文化景区为左右两翼,重点打造一批旅游项目,努力推出一批高端生态旅游、健康养身度假、文化体验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科考研学和探险游的旅游精品,塑造“哈尼文化大观园”和“生态养生天堂”品牌,将绿春打造成为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森林康养、沿边民族风情旅游聚集区、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整合全县仓储、运力等资源,推动物流企业智慧化调配,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物流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引入重点行业领域知名智慧物流服务平台,鼓励本地中小物流企业入驻,通过行业平台大数据优势,实现运输组织和运输资源的集约整合提升数字服务与治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和“零跑动”办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升级改造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政务网络县乡视频会议系统,根据需求增设县级主会场。推进教育、文体、医疗、交通、养老等公共领域部门间数据开发利用和整合。加快启动智慧县城建设顶层设计研究,择机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先导性系统平台搭建,按需建设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库以及各地各部门业务主题库和有关专题库。推进智慧边境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打好绿春县 “边境管控战”,包含九个乡镇的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前端电力和网络建设、后端数据处理中心;融合视频监控、人脸抓拍、人像比对、人像分析、车辆抓拍、车辆比对、车辆分析、人车研判等为一体的公安智慧边境大数据应用平台,并用于实现绿春县后期规范的结构化前端设备的接入及社会资源的融合共享积极推动数字边贸发展。建设绿春县数字边贸基础设施,推进完善边民互市交易、落地加工贸易线上平台建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建设绿春县数字边贸、跨境电商服务体系。积极引入国内数字文化服务龙头企业,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文化内容输出。 

  (五)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程 

  打造绿春产业大脑。面向政府、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建设绿春产业大脑,打造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平台,全方位服务绿春县数字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府端,为政府提供经济运行分析、产业链发展、精准招商、营商环境监测等应用,推动政府经济管理核心职能全面数字化;在行业端,围绕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型化工、高原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对接产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推动垂直行业产业链、商业模式重构,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端,提供政策免申即享、融资增信、人才招聘、供应链对接、企业上云等应用服务,数字化赋能惠企服务。 

  (六)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工程 

  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打造绿春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到2024年,力争园区数字经济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5亿元以上。加强全县智慧园区建设总体设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原则,采取“统建+自建”、“共享服务+使用者付费”模式。 

  (七)数字经济企业倍增工程 

  聚焦“材器端数软智网”等重点领域,构建数字经济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群体,开展企业精准施策、分类扶持。 

  (八)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程 

  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方向,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基础,明确重点招商产业领域,制定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招商目录,确定招商对象、招商项目。积极推进“红河州招商信息管理”、“一部手机招商通”等招商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一平台、一体系、一盘棋”,实现招商引资科学决策和智能管理。积极举办招商推介会,参加各类数字经济峰会、论坛、赛事活动,吸引一批国内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落户。到2024年,引进落地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至少1户。 

  《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全面调研、深入研究、找准方向,参照《红河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暨招商图谱策划》,全面梳理绿春县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短板、优势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制定了《绿春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清单》,细化31条重点工作,明确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时间、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为确保《实施方案》有效落实,针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强化数字英才保障、促进产业配套发展、完善创新体系支撑等4项保障措施。 

  相关解读: 绿春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绿春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