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教育体育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 2022-10-11 字体:[]

  迎接党的二十胜利召开,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函〔2017〕10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9 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9〕40 号)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结合绿春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继续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二、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新时代,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绿春县以绿春县戈奎乡中心小学为试点,充分发挥其“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以点带多”方式在各校广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辐射带动为拓展,以成果展示为抓手,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体育、美育全过程。 

  三、教育目标 

  ——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元素,培养爱国主义、爱家乡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利用课后服务(双减双升)工作,开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绿春县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增加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学习在新时代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四、组织结构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对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领导和支持指导,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县教体局建立工作专班领导小组。 

  组 长:白忠诚  县教体局局长 

  副组长:卢建元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马剑锋  县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 

  卢龙优  县教体局副局长 

  李宝红  县教体局副局长 

  白拥新  县教体局副局长 

  陈立福  县教体局副局长 

  成 员:杨  杰  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 

  李成涛  县委教育工委办公室主任 

  杨绍强  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 

  龙官武  县教体局计财股股长 

  李坚忠  县教体局乡村振兴主任 

  李窝斗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刘祖良  县教体局基教股负责人 

  李阿兴  县教体局职成股股长 

  邵德刚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 

  白元昌  县教体局基建股股长 

  罗云春  县教体局思政股股长 

  白阿生  县教体局体育股股长 

  陈丽华  县教体局营养办主任 

  白然里  县招考办主任 

  李  伟  县电教室主任 

  高者初  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 

  李国华  县教体局法规政策与安全管理股股长 

  李劲峰  县教科室主任 

  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 

  办公设在思想政治教育股,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活动主题 

  迎接党的二十大  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六、内容、形式及时间 

  为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进度,各校充分发挥地方区域文化优势积极开设民族民间音乐、民族舞课间操、民族棕扇舞、非遗文化、民族刺绣、民族工艺、民族律动、民族儿歌、传统手工艺等活动课。活动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一)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为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各校除正常的体育活动外还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把“操”与“舞”相结合起来,将优美的民族舞蹈和音乐融入大课间,形成我县鲜明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将美育与体育结合起来,实现了“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传承”的教育目标。 

  1.绿春县戈奎乡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二、四上下午课间操时间展“莫蹉蹉”“希美赛”“棕扇舞”等课间操。 

  2.绿春县牛孔镇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一、三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彝族跳鼓舞”“瑶族乐作”等兴趣小组舞蹈班。 

  3.绿春县骑马坝乡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二、四上下午课间操时间开展“傣家乐”“哈尼乐作”等课间操。 

  4.绿春县大水沟乡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二、四三下午课间操时间开展“同尼尼乐作”“哈尼乐作”等课间操。 

  5.绿春县平河镇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一、三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哈尼宝贝”“拉祜族欢歌”“瑶族瑶瑶乐”兴趣小组舞蹈班。 

  6.绿春县三猛乡中小学要利用每周一、三上下午课间操时间开展“腊咪幸福乐作”“哈尼舞健身操”等课间操。 

  7.绿春县县城区学校每周都开展“幸福乐作”“车阿迷车”“哈尼舞健身操”“棕扇舞”“民族乐作”等课间操。 

  (二)打造“一校一特色”品牌。为贯彻落实《绿春县教育体育局“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绿教体发202194号)精神,全县各中小学利用学校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展现学校课后服务的特色亮点努力打造各校“一校一特色”各校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民族刺绣、传统手工业制作、诗词大会、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培训、民族语言交流学习、民族服饰设计等活动。 

  1.绿春县第二中学要利用周一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哈尼咪嘎”哈尼族针线刺绣学习班。 

  2.绿春县牛孔镇中小学要利用周二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彝花朵朵开”彝族针线刺绣学习班。 

  3.绿春县骑马坝中小学要利用周一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巧儿喽呸依”傣族针线刺绣学习班。 

  4.绿春县三猛乡中小学要利用周三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腊咪服饰”设计学习班。 

  5.绿春县平河镇、牛孔镇、骑马坝乡中小学要利用周四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瑶谣传承”学习班及“瑶族服饰”设计学习班。 

  6.绿春县机关幼儿园要利用每周二、四上下午轮班在生活馆里开展“蕉叶糍粑”美食制作,并持续于每年10月份开展“桌连桌”哈尼长街宴体验活动。 

  7.绿春县高级中学、东城幼儿园要利用每周五下午轮班开展“梯田”劳作体验活动 

  8.绿春县大黑山镇完小周四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经典国学”诗词大会学习班。 

  (三)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 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二是“经典诵读”与民族舞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三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双减”活动时间,通过开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地方区域文化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或民族民间艺人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孝信雅行教育活动。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 “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分管领导和股室负责人按照工作职责和工作步骤推进落实,工作专班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究制定“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措施,每学期进校园督查1~2次工作落实情况,积极提出工作建议,督促各学校抓好落实。各校要成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协助专班督导领导小组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协调、检查,督导、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二)确定实施对象。全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含职高,均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队伍建设。由班主任教师、专业艺体教师或民族民间艺人担任主力推手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适合担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采用集中和常态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 

  (四)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管理,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从学校幼儿园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德育科研、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语文科教学等课程实施。加强活动过程的绩效管理,充分考虑参与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大力表彰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加大宣传力度。各学校、幼儿园要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充分发动师生和学生家长畅谈体会、感受和变化,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并把优秀稿件报送到绿春县教育体育局或县融媒体中心进行集中统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