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县关于做好社保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工作方针,以实施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为契机,以社会保险扩面增效为目标,坚持“一线工作法”,采取“四零四心”社保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一是全面部署“零耽误”,组织领导“更凝心”。年初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社会保险扩面增效分析研判及任务分解会议,通报了2022年参保扩面目标完成情况及2023年州级参保扩面目标任务,分析了当前参保形势。同时,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重点内容,对2023年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作出部署。2023年以来,召开动员部署会1次、分析研判会2次、推进会2次。
二是线上服务“零差评”,群众办事“更舒心”。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保”一体化建设,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转型;依托政务服务大厅的取号叫号系统,让群众按照“排号、受理、评价”流程有序办理业务;开展线上服务“好差评”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通过县级媒体平台、“绿春人社”公众号、抖音、小视频、广播等新兴媒体积极宣传,用权威解答的“官”话和浅显易懂的“土”话,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走入群众心间。2022年以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以上,全程网办率达 100%以上,承诺时限压缩74.78%,监管事项数据汇聚量37条,零跑动比例100%,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100%以上;产生评价事项数44项,主动评价率99.06%。“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办件数456件,减少跑动54次,减少材料85份,减少环节数53个,减少办理时间634日。
三是线下服务“零距离”,社保服务“更暖心”。建立局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乡镇“包保”工作机制,建立县乡村3级联动,全面覆盖全县4镇5乡,组建4支社保服务先锋队开展“三出三进三深入”服务,即“走出机关、走出窗口、走出柜台,走进社区、走进厂舍、走进家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针对部分高龄、卧病在床等行动不便老年人和特殊群体主动上门提供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服务,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外卖“骑手”、视频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广泛宣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政策、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伤认定、云南人社“12333”待遇资格认证操作流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以及待遇支付等人社法律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了“看得明,听得懂,算得清,办得了”的服务。同时,进一步摸清快递小哥、个体工商户等8+N类灵活就业法定参保群众的参保情况,分类建立扩面参保实名库精准锁定扩面对象。2023年以来,社保服务先锋队深入一线开展社保政策宣传活动20次,服务群众1030人次,发放参保宣传资料1580份。
四是日常检查“零容忍”,基金运行“更安心”。建立“月调度、季督导、年交账”专项工作调度、检查制度和通报机制,组织稽核人员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情况进行稽核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采取常态化排查经办风险、强化稽核稽查、抓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开展警示教育和高风险业务集体会审等措施,织密织牢社保基金安全防护网,守护好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救命钱”。2022年以来,召开调度会2次,日常巡查社会保险75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伤、失业、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各1次,开展警示教育6次,通报典型案例6次。